[发明专利]海上个人应急示位跟踪设备的单向链路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9414.0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严小商;梁懿;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68 | 分类号: | G01S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个人 应急 跟踪 设备 单向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个人应急示位跟踪设备的单向链路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国际海事组织及我国海事局有关规定,海船上大多安装有VHF电台、海事无线电话、GPS定位系统以及卫星船站等通信救援设备。事故发生时,船只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向搜救部门求救。但船员落水后,在水流的作用下,将漂离失事地点。由于落水船员基本无个人用通讯或示位设备,因此当救援人员赶到失事地点能很快发现失事船只,却很难确定落水船员的具体方位。目前,搜救人员的技术手段只能分析失事区域的水流情况,推断船只上落水人员可能漂流到的位置;通过摄像系统、照明系统和红外夜视系统搜寻海面,进行拉网式查找。在沿海岛礁较多区域,岛礁环流复杂多变,难以推测落水者的方位;恶劣气候条件下,搜救更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上个人应急示位跟踪设备的单向链路通信方法,应用于海上个人应急示位跟踪设备中的个人便携式信标机和船/飞机载搜索机两部分之间的通信,使用无线电测向定位的方法搜索落水者,克服恶劣天气对海上搜救的影响,加快搜救进程,提高救援的成功概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个人应急示位跟踪设备的单向链路通信方法,应用于海上个人应急示位跟踪设备中的个人便携式信标机和船/飞机载搜索机两部分之间的通信,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信标机进行落水判断,若落水,则进行步骤2;
信标机具有海水开关设计,可以判断信标机是否浸入水中,当信标机浸入水中时,开关导通,信标机开始工作;
步骤2、计算当前伪随机序列;
步骤3、计算本次工作时隙;
步骤4、低功耗休眠状态;
根据步骤3获得的工作时隙,整个信标机进入休眠状态,消耗电流降至uA级,保证信标机的工作时间;
步骤5、唤醒;
根据步骤3获得的工作时隙,在临近工作时唤醒信标机,进入信号发射准备状态;
步骤6、延时;
精确延时到工作时隙;
步骤7、发射信号;
在工作时隙到达时,对外发出救援信号。
所述的步骤2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2.1、选取m序列的计算初值;
16位m序列本原多项式为1+x+x3+x12+x16;
步骤2.2、移位寄存器将最高位移出,其它位左移,同时16位,12位,3位,1位进行模2加后变为新的第一位,产生一组新的16位数据Z,数据Z也作为下一次计算的初值。
所述的步骤2.1中,每台信标机有一个唯一固定的32位编号Y,以Y的高16位加上Y的低16位作为m序列的计算初值。
所述的步骤3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1、步骤2产生的16位数据Z与信标机固定的32位编号Y的高16位和低16位进行累加,得到T;
步骤3.2、获得信标机正弦时钟的10位采样量化数据D;
步骤3.3、将T与D累加得到S,作为最终本次通信的随机时间;
步骤3.4、获得随机发送时间。
所述的步骤3.2中,对信标机输出的400K正弦时钟进行采样,该正弦时钟震荡的初始相位每次随机,该值量化成10位数据D。
所述的步骤3.4中,S的高10位以M为单位,低6位以N为单位,两者相加计算得到随机发送时间。
使用无线电测向定位的方法搜索落水者,克服恶劣天气对海上搜救的影响,加快搜救进程,提高救援的成功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m序列产生移位寄存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和图2,具体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海上个人应急示位跟踪设备的单向链路通信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信标机进行落水判断,若落水,则进行步骤2;
信标机具有海水开关设计,可以判断信标机是否浸入水中,当信标机浸入水中时,开关导通,信标机开始工作;
步骤2、计算当前伪随机序列;
步骤2.1、选取m序列的计算初值;
16位m序列本原多项式为1+x+x3+x12+x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4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