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9099.1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5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左孝青;陆建生;周芸;刘荣佩;杨滨;陈冬华;陈显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7/08 | 分类号: | C22C47/08;C22C49/08;C22C49/14;C22C10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nial 金属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镍铝合金按一定的质量百分比配料,加热至熔化、保温后加入SiC纤维,然后将合金熔体降温到液固两相区保温,最后将保温得到的半固态合金减压分离液相,冷却后得到多孔Fe3Al金属间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孔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镍-铝合金熔体的制备:采用工业纯镍和工业纯铝为原料,按照工业纯镍66-73%的质量百分比、工业纯铝27~3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然后将混合料加热到1600~1720℃熔化、保温30min.,获得镍-铝合金熔体;
(2)镍-铝合金熔体的液固相控制:向步骤(1)制得的镍-铝合金熔体中加入熔体体积含量2-4%的SiC纤维,以500~1000转/分的搅拌速度搅拌3~5分钟,然后将含SiC纤维的镍-铝合金熔体温度降低到1580~1620℃并保温20分钟,得到纤维状β′固相和液相共存的半固态镍-铝合金;
(3)半固态镍-铝合金的液相分离:将步骤(2)中制得的半固态铁-铝合金置于气压为1×10-3~1×10-4atm的条件下,然后在冷却速度为5~10℃/min的条件下冷却至常温,即得到多孔NiAl金属间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多孔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C纤维的直径为0.5~2μm,SiC纤维的长度为1~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0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子装置解锁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可再充电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