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弧氧化制备钛酸锶钡介电薄膜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8892.X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芳;王敏;郭会勇;黄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制备 钛酸锶钡介电 薄膜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微弧氧化制备钛酸锶钡介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配置电解液:电解液采用乙酸钡或乙酸锶或两者的混合液,其中乙酸钡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2.0mol/L,乙酸锶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1.2mol/L;所述电解液在电磁加热搅拌器上搅拌,溶质完全溶解即可;
(2) 设置微弧氧化电源电参数:采用直流脉冲电源,脉冲波形为方波,模式为恒电流模式;电流密度为10~50A/dm2,脉冲频率为50~250Hz,占空比为60%~95%;处理时间为6~60min;
(3) 微弧氧化:将钛金属基体连接到阳极,浸没于上述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反应过程中控制电解液温度保持在50~60℃之间;反应后,取下钛金属,用蒸馏水冲洗后,再在蒸馏水中浸泡1~2小时,烘干,即可制得所需钛酸锶钡介电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钛金属基体在微弧氧化前还需进行如下处理:将钛金属表面用砂纸打磨后,用氢氟酸和硝酸按体积比为1:3混合的混合液进行预处理,然后分别在丙酮和蒸馏水中清洗,吹干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金属基体中钛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大于9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 微弧氧化过程中电解液温度控制过程为:用温度计实时测量电解液温度,当溶液温度超过50℃后,启动压力泵,将冷水注入恒温槽,同时将热水排出,从而保证电解液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中电解液在电磁加热搅拌器上搅拌时,加热温度控制为60℃,搅拌时间为10~60min。
6.一种微弧氧化制备钛酸锶钡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任意一项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8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