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部相互转动支撑的键结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67595.3 | 申请日: | 201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黄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峰 |
主分类号: | H01H3/12 | 分类号: | H01H3/12;H01H13/20;H01H13/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互 转动 支撑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敲键操作的键开关装置,特别涉及装载在作为电子仪器的输入装置的键盘中的键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装配于笔记本电脑型或掌上型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薄型,即低高度型键盘中,要求进行击打操作的键开关装置的低高度化,并且提高其操作性即手感好-----一般情况下,能够在低高度型键盘中使用的键开关装置设有:支撑板(例如,金属薄板或键盘的下部底板),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键帽,相互连动以在支撑板的上方朝升降方向导引支承键帽的一对塑料连杆部件,对应于键帽的升降运动开闭电路的触点部的开关机构。通过一对塑料连杆部件相互之间力的传递,形成确保键帽能够相对于支撑板、朝实质上垂直方向保持规定的姿态,同时进行升降运动的联动支撑结构。塑料连杆一般通过在塑料连杆的连杆臂中部附近形成孔轴配合来形成联动支撑结构。键开关装置的敲键操作特性会受到所述键帽的升降动作的行程量以及伴随升降动作中所谓敲键感觉的敲键操作特性的影响。
现有笔记本型或掌上型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普遍采用薄型塑料X支撑结构装置。参见图1、图2(一个键帽的支撑结构装置的构成)此装置通过塑料内框连杆4上的塑料内框中枢轴5与塑料外框连杆8上的外框中枢孔铰接,塑料外框下铰轴9及塑料内框下滑轴7分别与金属支撑板15上的转动部13及滑动部14呈转动配合、滑动配合。塑料内框上铰轴10及塑料外框上滑轴6分别与键帽1上的键帽转动部2 及键帽转动部3呈转动配合、滑动配合。形成塑料X支撑结构装置,并通过呈圆拱状动作部件--橡胶弹圈11将键帽1向上顶起。
因为塑料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可以成任意形状,而圆柱形的配合部在作为转动部和滑动部方面有定位准确,不易跳动的优点,所以塑料连杆的滑动部和转动部均是圆柱形。但如果代之以成本更低、性能更优的钣金冲压成型的连杆,就不能像塑料那样成任意形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钣金加工产品的特性制作一种新型的按键配合结构。本发明的端部相互转动支撑的键结构装置包括键帽1、弹性体11、薄膜开关片12、支撑板15和一对连杆支撑17,连杆支撑17通过转动连接部或滑动连接部和键帽1、支撑板15连接,两个连杆支撑17通过连杆支撑17的联动部相互作用构成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1平行于支撑板15升降运动。
其特征是:所述连杆支撑17的联动部由两个连杆臂上末端的板面上成型的上配合圆弧18、下配合圆弧19构成,其中一个连杆支撑17的上配合圆弧18、下配合圆弧19分别和另一个连杆支撑17的下配合圆弧19、上配合圆弧18形成转动配合;连杆支撑17的上配合圆弧18、下配合圆弧19同轴心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连杆支撑17的上配合圆弧19的内圆半径和下配合圆弧20的外圆半径相等。
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连杆支撑17的上配合圆弧19的内圆半径和下配合圆弧20的外圆半径相等。
其特征是:所述连杆支撑17的联动部由两个连杆臂上末端的板面上成型的内配合圆弧26、外配合圆弧27构成;内配合圆弧26、外配合圆弧27可以是分别位于同一连杆支撑17的两个连杆臂上,其中一个连杆支撑17的内配合圆弧26、外配合圆弧27分别和另一连杆支撑17的外配合圆弧27、内配合圆弧26形成转动配合;内配合圆弧26、外配合圆弧27也可以是分别位于不同连杆支撑17的连杆臂上,其中一个连杆支撑17的内配合圆弧26和另一连杆支撑17的外配合圆弧27形成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连杆支撑17的上端转动部由连杆支撑17的连杆臂折弯处的延伸圆弧轴28构成,其中延伸圆弧轴28和键帽转动部2或者支撑板转动部13形成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连杆支撑17的上端转动部由连杆支撑17的连杆臂中部附近的板面上成型的圆弧配合部29构成,其中圆弧配合部29和键帽转动部2或者支撑板转动部13形成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连杆支撑17的上端转动部由连杆支撑17的连杆臂中部附近的板面上成型的半圆形延伸轴30和连杆臂凸包31构成,其中半圆形延伸轴30、连杆臂凸包31和键帽转动部2或者支撑板转动部13形成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连杆支撑17的上端滑动部是由连杆支撑17的连杆臂中部附近的上圆弧面21、下圆弧面22构成,其中上圆弧面21、下圆弧面22和键帽滑动部3或者支撑板滑动部14形成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连杆支撑17的连杆臂延伸板面上成型有定心配合部22,其中定心配合部22和键帽1上的定心圆弧面25形成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峰,未经陈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