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水陆两栖功能的小型变结构式推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3804.7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边宇枢;高志慧;单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水陆 两栖 功能 小型 结构式 推进 装置 | ||
1.一种具有水陆两栖功能的小型变结构式推进装置,包括进机构、传动与同步装置、切换装置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体结构如下:
固定装置,包括:外轴轴承支架(5)、制动器支架(15)、电机支架(11)、离合器支架(29)、壳体(17)组成,所有支架均固联在壳体(17)上;
行进机构,包括:四个可变轮桨,即左前侧可变轮桨(30)、左后侧可变轮桨(31)、右前侧可变轮桨(32)、右后侧可变轮桨(33);两个可变轮桨为一组,两组分别左右对称安装在密闭的壳体(17)的外部;每个可变轮桨均包括一个内侧轮辐(16)、一个外侧轮辐(20)、六个圆弧叶片(1);内侧轮辐(16)通过螺钉固联在外轴(3)上,外侧轮辐(20)通过螺钉固联在内轴(2)上;每两个圆弧叶片(1)为一组,二者之间用销钉(18)联接;每组圆弧叶片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销钉(18)联接在内侧轮辐(16)和外侧轮辐(20)上,从而保证六个圆弧叶片(1)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侧轮辐(16)和外侧轮辐(20)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
四组切换装置,用于配合行进机构的四个可变轮桨,每组切换装置包括:内轴(2)、外轴(3)及与之相配合的离合器(6)、制动器(4);离合器(6)与内轴(2)和外轴(3)相连;制动器(4)与外轴(3)和制动器支架(15)相连;
两组传动与同步装置,每组传动与同步装置包括:主动齿轮(12)、从动齿轮(7)、前侧同步带轮(8)、后侧同步带轮(28)和同步齿型带(10);位于前侧的两个内轴(2)分别有四个键槽,通过平键分别和外侧轮辐(20)、离合器(6)、从动齿轮(7)和位于前侧的同步带轮(8)相连;从动齿轮(7)安装在同步带轮(8)和离合器(6)之间;两个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12)相连,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7)啮合;两个伺服电机(13)分别直接驱动前侧的两个可变轮桨转动;同时前侧的可变轮桨通过同步齿型带(10)及前侧同步带轮(8)将运动传递给后侧同步带轮(28),后侧同步带轮(28)与位于后侧的内轴(21)相连,进而带动后侧可变轮桨转动,实现前后一致的转动或变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水陆两栖功能的小型变结构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坦地面上,内侧轮辐(16)和外侧轮辐(20)在侧面为重合姿态,使可变轮桨(30)呈轮状;在崎岖地面、近海滩涂或水底潜行时,内侧轮辐(16)和外侧轮辐(20)在侧面形成60°夹角,使可变轮桨(30)呈三角形的腿状;在水面漂浮时,内侧轮辐(16)和外侧轮辐(20)在侧面形成95°夹角,使可变轮桨(30)呈桨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38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炉炉体修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结构的连续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