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保持人的就座位置的功能的座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6232.X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伊能宽;沢田护;户塚诚司;野村寿子;村口健一;三嶋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寇英杰;王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保持 就座 位置 功能 座椅 装置 | ||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参引
本申请以较早于2010年8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88420为基础并要求该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88420的优先权权益,该日本专利申请的描述通过参引的方式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持人的就座位置的功能的座椅装置,特别地,涉及例如能够实现为车辆用座椅的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将椅子广泛地用作就座位置保持装置。这种椅子包括人就座在上面的座椅构件以及支承人的上部背部的上身支承构件。还已知使用用于覆盖椅子并被置于椅子上的物品。为了允许人舒适地就座,已经关于这些就座位置保持装置的形状提出了多种建议。
例如,专利文献JP-A-H07-315089公开了用于车辆座椅的骨盆支承机构。在该机构中,将座椅靠背(上身支承构件)分为上靠背和下靠背两个构件,并且使下靠背能够在对应于腰部支承位置的高度水平处旋转。使该机构中的下靠背的角度能够调节以匹配就座者的臀部位置,从而使人不容易疲劳。还已知多种就座位置保持装置的另一种类型,其包括侧支承机构,该侧支承机构从两侧支承就座者以使人的身体不能移动。
如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下靠背的角度的调节将不会抑制就座者的姿势的横向失衡。因此,在此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导致就座者的姿势在横向方向上失衡,而此失衡的姿势可能是使就座者容易疲劳的姿势。
事实上,侧支承机构能够支承就座者的姿势,而姿势的支承是强有力的。因此,根据情况,降低了身体运动的自由度。为此,很可能在躯干、大腿和小腿中引起肌肉压力,导致疲劳的积累。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进行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就座位置保持装置和座椅装置,所述就座位置保持装置和座椅装置能够抑制就座者的姿势的横向失衡。
在本发明中,“保持人的就座位置”用于表示“协助人来保持他们的就座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人的就座位置的座椅装置,该座椅装置的技术概念还可实施为就座位置保持装置。在本文中,座椅装置表示所述两种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座椅装置包括设置有肩胛骨辅助隆起部(或简称为辅助隆起部)的上身支承表面。该肩胛骨辅助隆起部定位在覆盖第五肋骨至第七肋骨的竖向范围内。该肩胛骨辅助隆起部大致水平,每个肩胛骨辅助隆起部具有定位在脊椎与相应的肩胛骨之间的脊椎侧端部部分。
由于肩胛骨辅助隆起部为基本上水平地设置,所以该肩胛骨辅助隆起部阻碍就座者的上身在横向方向上的倾斜运动。因此,抑制了人的姿势的横向失衡。
应当理解,上身脊椎的旋转运动将不被肩胛骨辅助隆起部所阻碍。因此,当就座者向左或向右看时,上身的横向摇摆受到抑制,同时加速了用于将人的脸部向左或向右转动的上身的旋转运动。由于驾驶过程中头部的横向摇摆并不是有利的,因此本发明的座椅装置有利地用于驾驶员座椅。
当设置肩胛骨辅助隆起部时,每个隆起部的脊椎侧端部部分定位在脊椎与相应的肩胛骨的脊椎侧端部之间。因此,每个肩胛骨辅助隆起部的脊椎侧端部部分用作对应的肩胛骨的转动的支点,由此辅助肩胛骨的转动。因此,伴随着肩胛骨的转动的肩部运动变得容易。由此,当本发明的座椅装置用作车辆的驾驶员座椅时,方向盘的操控变得容易。
肩胛骨被下斜方肌向下拉动。同时,肩胛骨由相应的肩胛骨辅助隆起部支承。因此,抑制了斜方肌下降。这将还有助于实现肩部的容易转动。
如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座椅装置可以包括人就座在上面的座椅表面。
优选地,如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座椅装置的上身支承表面还包括下肋骨水平隆起部(或简称为水平隆起部)。该下肋骨水平隆起部基本上水平、并且定位在覆盖第十肋骨至第十二肋骨的范围内。
下肋骨水平隆起部还阻碍就座者上身的沿横向方向的倾斜运动。因此,更加抑制就座者的姿势的横向摇摆。
当设置座椅表面时,优选地,如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上身支承表面包括一对髂骨支承突起部(或简称为支承突起部),该髂骨支承突起部与一对髂骨突起部配合;以及,座椅表面设置有一对坐骨容纳凹部,该坐骨容纳凹部容纳一对坐骨突起部分。
尽管将稍后描述细节,但由于髂骨支承突起部和坐骨容纳凹部,不太可能导致下潜现象。换言之,抑制了就座者的姿势在向前或向后方向上的失衡。此外,容易保持在向前或向后方向上受到抑制而免于失衡的姿势。因此,就座者较早地从疲劳中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