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5090.5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1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庆河;梁曦东;程学启;慕世友;王泽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性能 评价 运行 复合 绝缘子 现场 维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属于输电线路运行维护范畴。
背景技术
由于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具有良好的憎水性和憎水性的迁移性,使得其抗污闪能力强,且具有不检零、不清扫、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等诸多优点。自九十年代以来,复合绝缘子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输电线路防止污闪事故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复合绝缘子在电气、机械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会因潮湿、局部放电、电晕、紫外线、化学及生物侵袭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机电性能下降。全国不断有复合绝缘子闪络、机械强度下降、击穿、脆断、劣化及鸟害的信息报道,而复合绝缘子运行至今基本处于免维护状态,不同厂家、不同时期、不同工艺生产的运行在不同环境中的复合绝缘子运行可靠性是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
通过评估运行中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材料的理化性能等,确定复合绝缘子的老化状况,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复合绝缘子运行维护的策略,提高维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或减少因复合绝缘子运行维护不当而造成的故障,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的问题,提供了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它的步骤为:
1)确定运行复合绝缘子的电气性能:通过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憎水性、污秽度和红外检测及陡波冲击电压试验,得到被检测绝缘子的各性能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不同运行环境、不同批次复合绝缘子的电气性能;
2)确定运行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性能:通过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机械破坏负荷试验,得到被检测绝缘子的机械性能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不同端部连接型式、不同批次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性能;
3)确定运行复合绝缘子的理化性能:通过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伞套材料老化性能检测和外观及端部密封性能试验,得到被检测绝缘子的各理化性能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复合绝缘子的理化性能;
4)确定运行复合绝缘子运行维护策略:分析评价运行复合绝缘子的电气、机械和理化性能,确定复合绝缘子的运行状态和老化状况,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制定不同复合绝缘子的运行维护策略,既可减少不必要的维护,又能避免因复合绝缘子运行维护不当而造成的故障,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采用运行检测和抽样检测相结合,确定不同运行环境、不同批次复合绝缘子的机电性能和理化性能,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运行维护策略。既可减少不必要的维护,又能避免因复合绝缘子运行维护不当而造成的故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1)复合绝缘子电气性能检测
(1)憎水性试验
a.监测点选择
每5~10km设置一个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监测点”,监测点应选在输电线路沿线最脏污的地段。
b.检测周期
根据DL/T 864标准规定的检测周期,并结合复合绝缘子的具体运行环境,确定复合绝缘子运行下列时间后应进行首次检测
中等及以下污秽地区(a、b、c级污区):10~12年。
重污秽地区(d级污区):8~10年。
非常重污秽地区(e级污区):5~8年。
特殊重污秽地区(e级污区中的水泥、石灰、铝、碱、冶炼等粉尘污染异常严重及距海1km以内的地区):3~5年。
c.测量时间
在秋季结合停电检修时进行测量。应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测量,若遇雨雾天气,应在雨雾停止一天后进行测量。
d.憎水性检测
根据运行年限,利用停电机会选点登塔测量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抽查三支绝缘子,测量每支绝缘子的上﹑中、下三个位置的一片大伞和一片小伞上﹑下表面的憎水性,并记录测量时间﹑气象条件等,以备分析该批产品的外绝缘状况。
(2)污秽度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研究院,未经山东电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密度参数的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