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5090.5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1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庆河;梁曦东;程学启;慕世友;王泽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性能 评价 运行 复合 绝缘子 现场 维护 方法 | ||
1. 一种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1)确定运行复合绝缘子的电气性能:通过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憎水性、污秽度和红外检测及陡波冲击电压试验,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不同运行环境、不同批次复合绝缘子的电气性能;
2)确定运行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性能:通过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机械破坏负荷试验,确定不同端部连接型式、不同批次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性能;
3)确定运行复合绝缘子的理化性能:通过对运行复合绝缘子按照DL/T 864《标称电压高于1000V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标准进行伞套材料老化性能检测、按照GB/T 19519《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标准进外观及端部密封性能试验,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复合绝缘子的理化性能;
4)确定运行复合绝缘子运行维护策略:分析评价运行复合绝缘子的电气、机械和理化性能,确定复合绝缘子的运行状态和老化状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复合绝缘子的运行维护策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憎水性试验的方法如下:
a.监测点选择:每5~10km设置一个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监测点”,监测点应选在输电线路沿线最脏污的地段;
b.检测周期:根据DL/T 864标准规定的检测周期,确定复合绝缘子运行下列时间后应进行首次检测:
中等及以下污秽地区:10~12年;
重污秽地区:8~10年;
非常重污秽地区:5~8年;
特殊重污秽地区:3~5年;
c.测量时间:在秋季结合停电检修时,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测量,若遇雨雾天气,应在雨雾停止一天后进行测量;
d.憎水性检测:抽查三支绝缘子,测量每支绝缘子的上﹑中、下三个位置的一片大伞和一片小伞上﹑下表面的憎水性,并记录测量时间和气象条件,以分析该批产品的外绝缘状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污秽度检测的方法如下:测量时取复合绝缘子上、中、下三个部位各2片大伞和2片小伞,分别对每个伞的上、下伞面进行测量,以此判断复合绝缘子积污状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红外检测的周期如下:参照DL/T 864标准规定的首次抽样检测周期,挂网运行后8~10年进行第1次红外检测,下一检测周期为5~8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陡波冲击电压试验的方法如下:绝缘子在0.1%浓度NaCl水溶液中沸煮24小时后,在48小时内做陡度不小于1000kV/ms正、负极性各五次的陡波冲击试验,用厚小于1mm、宽20mm的铜带缠绕在试品的杆径上做为电极,两次冲击试验间隔为1min,复合绝缘子应只发生外部闪络而不发生内部击穿为合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性能评价的运行复合绝缘子现场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机械破坏负荷试验的方法如下:对绝缘子进行额定机械负荷耐受试验时,试验期间若发生芯棒破坏、芯棒完全抽出或端部附件损坏,记录此破坏值;耐受试验通过的试品,再将负荷升至试品破坏,记录机械破坏负荷值;通过复合绝缘子机械破坏负荷值可计算出该绝缘子的机械强度裕度,以此来判断复合绝缘子的机械稳定性和残余强度变化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研究院,未经山东电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0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密度参数的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