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iC/Ti(C,N)-Mo-Ni/Co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54890.5 申请日: 2011-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2294473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8
发明(设计)人: 周书助;王社权;罗成;朱磊;伍小波;张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2F1/02 分类号: B22F1/02;B22F9/20;C22C29/02
代理公司: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代理人: 赵洪
地址: 412007 ***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tic ti mo ni co 复合 粉末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粉末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制备金属陶瓷的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Ti(C,N)基金属陶瓷在高速切削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红硬性、耐磨性、耐热性及抗月牙洼磨损能力,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日本,近年来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已占可转位刀片的30%以上。

Ti(C,N)基金属陶瓷最基本的成分包括Ti(C,N)(或TiC+TiN)、Ni、Co和Mo(或Mo2C),其中Mo或Mo2C是TiC、Ti(C,N)基金属陶瓷不可或缺的成分,在进行金属陶瓷的成分设计时,人们还可能根据不同的性能需要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在金属陶瓷的发展史上,Mo(或Mo2C)的引入是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它使得金属陶瓷的硬质相晶粒周围出现环形结构,从而改善了粘结相对硬质相的润湿性,以及硬质相和粘结相的结合强度,提高了金属陶瓷的性能,此后这种材料才开始进行广泛的实际应用。

人们习惯将TiC基、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直接称为金属陶瓷,而将传统的WC-Co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称为硬质合金。Ti(C,N)基金属陶瓷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微观结构。早期的金属陶瓷的成分为TiC-Mo-Ni,其耐磨性优于WC-Co硬质合金,但强度和韧性却劣于WC-Co硬质合金,这极大地限制了金属陶瓷的应用范围。

金属陶瓷和硬质合金一般采用传统的湿磨混合的方式制得混合料,而金属陶瓷合金组织中的内环相是在固相烧结阶段形成的,由于固相烧结阶段的原子扩散距离短,内环相的分布和厚度就与混合料粉末颗粒的分布与接触状态有很大的关系;然而,湿磨这种物理混料方式的限制,硬质相和粘结相很难混合均匀,从而造成内环相分布和厚度的不均匀。采用包覆型复合粉是一种可以改善合金显微结构均匀性的技术措施,包覆型复合粉在溶液中完成制备,其往往可以实现分子级的混合,目前,有关硬质合金包覆型复合粉的研究有大量文献报道,尤其是具有核壳结构的包覆型复合粉的报道较多,而有关TiC基、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粉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优异的烧结性能、能有效改善金属陶瓷中硬质相和粘结相分布的不均匀性、能显著提高金属陶瓷性能的TiC/Ti(C,N)-Mo-Ni/Co复合粉末,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设备简单、成本低的该TiC/Ti(C,N)-Mo-Ni/Co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以及该TiC/Ti(C,N)-Mo-Ni/Co复合粉末在制备金属陶瓷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TiC/Ti(C,N)-Mo-Ni/Co复合粉末,所述复合粉末为核壳型结构,该核壳型结构的复合粉末是以微米级的TiC和/或Ti(C,N)粉末为内核,该内核外包覆有纳米级金属粉末组成的外壳,所述金属粉末为Mo、Ni、Co中的至少两种组成的预合金粉末。

上述的TiC/Ti(C,N)-Mo-Ni/Co复合粉末中,所述金属Ni和Co在所述复合粉末中的质量分数优选为3%~30%。

上述的TiC/Ti(C,N)-Mo-Ni/Co复合粉末中,所述金属Mo在所述复合粉末中的质量分数优选为2%~20%。

上述的TiC/Ti(C,N)-Mo-Ni/Co复合粉末中,所述内核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μm~2μm;所述外壳的厚度优选为100nm~500nm。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TiC/Ti(C,N)-Mo-Ni/Co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配制镍/钴氨配合物溶液:将镍盐和/或钴盐(镍盐和钴盐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与氨水(作为配位剂,浓度优选为1%~60%)混合,并控制混合后金属离子与NH3·H2O的摩尔比为1∶(6~15),制成镍/钴氨配合物溶液,该溶液为水溶性的,其中溶质的浓度一般控制在5g/L~100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