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叉车液压系统双泵合流节能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2709.7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良;陈海波;鲁纪鸣;李春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波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姜芳蕊;宁星耀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液压 系统 合流 节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叉车液压系统双泵合流节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叉车广泛用于工厂、仓库、车站、港口等处,进行成件或包装件货物的装卸、搬运、堆码、拆垛和短距离运输等工作。
叉车一般是依靠提升装置和倾斜装置两个装置共同完成货物装卸。
CN 200610050420.6公开了一种全液压电动叉车液压系统,该系统虽然只用一个齿轮泵即可完成供油任务,但是,在齿轮泵供油量一定的情况下,叉车的举升力也一定,如果重物的重力大于叉车的举升力,叉车也将无能为力,适用范围较小。且该系统由于只有一个齿轮泵供油,所以随着长时间的使用或磨损,其工作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由此会导致叉车的工作稳定可靠性受到影响,且,维修较麻烦,使用寿命短。另外,叉车的价格也因举升力的大小而相差悬殊,且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且能有效加大举升力的叉车液压系统双泵合流节能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其包括液压泵Ⅰ、液压泵Ⅱ、过滤网Ⅰ、过滤网Ⅱ、单向阀Ⅰ、单向阀Ⅱ、进油路、提升装置、倾斜装置、回油路、卸荷装置,所述过滤网Ⅰ与液压泵Ⅰ进油端相连,液压泵Ⅰ出油端与单向阀Ⅰ相连,过滤网Ⅱ与液压泵Ⅱ进油端相连,液压泵Ⅱ出油端与单向阀Ⅱ相连,单向阀Ⅰ和单向阀Ⅱ均通过进油路与提升装置相连,提升装置与倾斜装置相连;卸荷装置一端通过回油路与倾斜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液压泵Ⅱ和单向阀Ⅱ之间油路相连。
本发明之叉车液压系统双泵合流节能控制系统控制流程为:
(1)计算当前工况下液压泵Ⅰ所能提供的流量大小QP1;
(2)计算当前工况下提升装置及倾斜装置在满足操作者速度控制要求下对应的所需压力油流量的大小Q1、Q2;
(3)如果(Q1+Q2)≤QP1, 则让液压泵Ⅱ处于卸荷状态;反之让液压泵Ⅱ处于正常供油状态。
但为防止所需的压力油流量和大小在(QP1)附近波动而造成液压泵Ⅱ一会儿处于正常供油,一会儿又处于卸荷状态,从而引起系统振动情况。在判定是否需要液压泵Ⅱ卸荷时,引入一边界冗余。
当液压泵Ⅱ从卸荷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时,需满足(Q1+Q2)≥(QP1+E1);而从工作状态切换到卸荷状态则需满足(Q1+Q2)≤(QP1-E2)。
使用本发明之叉车液压系统双泵合流节能控制系统,可避免提升或倾斜装置要求的运动速度比较慢时,也即,当实际所需的流量比较小时,可有效避免两个泵都工作在压力状态下,浪费能源。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装配方便,维修容易,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使叉车举升力提高一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叉车液压系统双泵合流节能控制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液压泵工作/卸荷转换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液压泵Ⅰ2、液压泵Ⅱ4、过滤网Ⅰ1、过滤网Ⅱ11、单向阀Ⅰ3、单向阀Ⅱ5、进油路6、提升装置7、倾斜装置8、回油路9、卸荷装置10,所述过滤网Ⅰ1与液压泵Ⅰ2进油端相连,液压泵Ⅰ2出油端与单向阀Ⅰ3相连,过滤网Ⅱ11与液压泵Ⅱ4进油端相连,液压泵Ⅱ4出油端与单向阀Ⅱ5相连,单向阀Ⅰ3和单向阀Ⅱ5均通过进油路6与提升装置7相连,提升装置7与倾斜装置8相连;卸荷装置10一端通过回油路9与倾斜装置8相连,另一端与液压泵Ⅱ4和单向阀Ⅱ5之间的油路相连。
工作时,将过滤网Ⅰ1、过滤网Ⅱ11置于液压油箱上方,过滤网Ⅰ1一端、过滤网Ⅱ11一端、卸荷装置10一端分别通过不同的油路接入液压油箱。
参照图2,使用本发明之叉车液压系统双泵合流节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为:
首先执行起始步骤01;
接着,执行步骤02,计算当前工况下液压泵Ⅰ2所提供的流量;根据液压泵生产厂商所提供的产品说明书等资料,计算出液压泵Ⅰ2在当前工况下所提供的流量大小QP1,该流量大小将用于后续计算;
然后,执行步骤03,根据被提升装置提升的重物及举升高度计算提升装置7及倾斜装置8所需压力油流量Q1、Q2;卸荷装置10实现液压泵Ⅱ4流量的循环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波,未经陈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2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活化制备高比表面活性炭的方法
- 下一篇:防振动传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