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金催化腈水合制备酰胺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51851.X 申请日: 2011-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2285850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1
发明(设计)人: 曹勇;刘永梅;何林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C07B43/06 分类号: C07B43/06;C07C231/06;C07C233/65;C07C233/09;C07C233/05;C07D307/68;C07D213/82;C07D241/24;C07D333/38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负载 催化 水合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酰胺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型金催化腈水合制备酰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工程塑料及润滑剂等的原料,广泛的用于废水处理、土壤稳定化、造纸、制造聚合物,以及作为纺织品、涂料和水泥的添加剂。早期工业中,腈化合物转化为相应的酰胺通常需要高温、强酸等相对苛刻的条件。对设备要求高,三废严重。以酸为催化剂的工艺逐渐被取代。

目前在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作用下,氰水解为酰胺被广泛应用。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时,金属和氰的配位作用不但促进了亲核试剂OH-/H2O进攻氰,提高反应活性,而且能将产物有效地控制在酰胺阶段,阻止酰胺的进一步水解,能大大提高反应的选择性。自1908年Hoffmann和Bugge首次合成了‘platinumblue’([PtC12(MeCN)2]溶于银盐的水溶液),并将其用于催化乙氰水解为乙酰胺的反应后,各种金属,例如:Fe(Ⅲ)、Ru(Ⅲ)、Cu(Ⅱ)、Co(Ⅲ)、Ni(Ⅱ)、Pd(Ⅱ)等的配合物不断被运用于催化氰水解为相应酰胺的反应中,采用有机金属络合物催化腈的水解,存在催化剂活性低、稳定性差、价格昂贵和难以循环使用等缺点。

因此采用分离简单、易于回收、可反复使用的多相催化剂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1971年起,一系列铜基催化剂包括负载铜催化剂、聚合物保护的铜胶粒(高等催化学报,2006(27),716;中国海洋学报,2006(36),131.)催化腈水合被报道,如日本专利No.4392/1978报道的氢化铜分解的铜催化剂,日本专利No.39409/1978报道的还原铜催化剂,美国专利No.3,920,740开发的Raney 铜催化剂,其中一些获得了工业成果。而将二氧化锰用于氰水解制备酰胺也有大量的专利报道,尤其是2-羟基氰的水解过程。在德国专利No.1,593,320报道,脂肪氰在通过二氧化锰水解时,酰胺的收率超过90%。而日本专利No.09,104,665报道了活性δ-二氧化锰的制备,并在氰水解过程中,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后来,EP379111A2通过添加碱金属的方法,来提高二氧化锰催化氰水解制酰胺的催化活性和寿命。其他多相催化剂的报道不是很多,主要包括:KF/A12O3(Synth. Commun. 1982 (12), 177.)、KF/磷酸盐(Tetrahedron Lett. 1996(37), 6555)、 MnO2/ SiO2(Synthesis 1998,715)、NaNO3/FAP(改良的氟石) (Tetrahedron Lett. 2003(44), 4.31)、Na/NP(NP改良后的磷酸盐)、Na/HAP(Appl. Catal. A 2006 (301), 201)、Ru(OH)3/Al2O3(Angew. Chem. Int. Ed. 2004(43), 1576)等。但这类催化剂存在着催化效率低、制备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

近年来随着生物有机化学的发展,酶催化腈类水解的研究报道较多,已经发现高效产生腈水合酶的紫红红球菌的多种菌株,欧洲专利No.0,307,926描述了紫红红球菌,尤其是菌株J1在含有钴离子的培养基中的培养。可使用腈水合制备酰胺。通过腈转化酶(腈水解酶、腈水合酶和酰胺酶)具有生物催化过程高效、高选择性、条件温和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使用生物催化剂在保存、运输和使用期间用湿微生物材料通常稳定性还不够好。在工业中往往需要用一些特殊方法来防止变质。另外一方面,生物酶催化剂的底物耐受性差,虽然一些生物酶催化剂用于丙烯腈水解制备丙烯酰胺的工业化生产,但用于芳香腈水解仍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产品性能稳定的制备酰胺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