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相苯酚加氢一步制备环己酮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9715.7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9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映伟;刘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5/10;C07C49/403;C07C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苯酚 加氢 一步 制备 环己酮 催化剂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催化剂的制备领域和液相加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相苯酚加氢一步制备环己酮的方法及其催化剂。
背景技术
环己酮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合成纤维尼龙6、尼龙66和己内酰胺,还可用作医药、涂料、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目前环己酮的工业制备方法一般涉及环己烷氧化法(Y.Wang,J.S.Zhang,X. C.Wang,M.Antonietti,H.R.Li,“Boron-and Fluorine-Containing Mesoporous Carbon Nitride Polymers:Metal-Free Catalysts for Cyclohexane Oxidation”,Angew.Chem.,Int.Ed.2010,49,3356)和苯酚加氢法(P.Claus,H.Berndt,C.Mohr,J.Radnik,E.Shin,M.A.Keane,“Pd/MgO:Catalyst Characterization and Phenol Hydrogenation Activity”,J. Catal.2000,192,88)。环己烷氧化法虽然原料成本较低,但是反应需要高温、高压,并且容易产生较多的副产物和废水。与传统的环己烷氧化法相比,苯酚加氢法因具有生产操作安全、能耗低、副反应少、产物分离提纯方便、工艺流程短等优点正日益受到青睐。苯酚加氢法包括一步法和两步法。在两步法中,苯酚先饱和加氢生成环己醇,然后环己醇经高温脱氢生成环己酮。与两步法相比,苯酚加氢一步制备环己酮更有利于节约成本和降低能耗,并且一步法可以在气相或者液相条件下实现。但是,目前所开发的催化剂在温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活性普遍不高,而且环己酮容易进一步加氢生成环己醇。因此,在温和条件下高效、高选择性地催化苯酚一步合成环己酮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难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催化剂的设计。
已报道的气相加氢一步合成环己酮的催化剂中,负载Pd催化剂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目前报道的最好的气相反应结果是:Pd/TiO2作催化剂,200℃时苯酚转化率达97%,环己酮选择性达99%。然而气相苯酚加氢一般需要高温(150-300℃),并且在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积碳导致催化剂的失活。最近几年,由于苯酚液相加氢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更加节能环保,所以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相关研究报告仍然较少。Rh/C,Rh/C纳米纤维,Pd/亲水性的C,Ru/PVP(聚N-乙烯-2-吡咯烷酮),Pd/MgO,Ce掺杂的Pd,Pd/C等催化剂已应用于苯酚液相加氢。刘会贞等报道了负载型的Pd催化剂(如Pd/C,Pd/NaY,Pd/A12O3)和Lewis酸(如AlCl3)可协同促进苯酚加氢生成环己酮,以二氯甲烷或高压CO2作为溶剂,在30~80℃和1.0MPa氢气压力条件下,苯酚转化率可达99.9%以上,环己酮选择性可达95%以上(H.Liu,T.Jiang,B.Han,S.Liang,Y. Zhou,“Over a Dual Supported Pd Lewis Acid Catalyst Selective Phenol Hydrogenation to Cyclohexanone”,Science 2009,3261250)。然而,该体系使用对水和空气敏感的Lewis酸,因此对反应底物、溶剂以及反应操作环境的要求较高。Makowski等以亲水的碳材料为载体制备了负载Pd催化剂,在水相中,在100℃和1.0MPa氢气压力下,苯酚转化率>99.0%,环己酮选择性可达95%(P.Makowski,R.D.Cakan,M.Antonietti,F.Goettmann,M.Titirici,“Selective partial hydrogenation of hydroxy aromatic derivatives with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hydrophilic carbon”,Chem.Commun.2008,999)。该体系温度较高,不利于节能及成本的控制,并且有一定量的副产物环己醇生成,会给产品的分离带来困难。
以上结果表明,在环境友好介质中,在低温常压容易操作的条件下,实现苯酚高转化的同时获得高环己酮选择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9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齿轮室的消失模铸造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