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9472.7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卫平 |
主分类号: | F16H48/38 | 分类号: | F16H48/3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减速器中,只进行了一次降速的称为单级减速器,进行了两次降速的称为双级减速器。单级减速器是用螺旋圆锥齿轮传递的,角形齿轮与主动轴制成一体,轴的前端支撑在两个滚锥轴承上,后端支撑在一个滚柱轴承上,三个轴承都固定在减速器外壳上,盆形被动齿轮用一圈螺栓螺母固定在差速器右半部的凸缘上,差速器则以两个滚锥轴承支撑在减速器壳上,差速器壳做成左右两半,用螺栓连接成一体。十字轴装入由左右壳体的八个半圆槽构成的四个圆孔中,角形齿轮与盆形被动齿轮啮合。双极减速器由一对螺旋圆锥齿轮和一对斜齿圆柱齿轮组成。与主动轴制成一体的角形齿轮与用螺栓固定在中间轴凸缘上的盆形齿轮相啮合,构成第一级减速,与中间轴制成一体的二级主动齿轮与用螺栓固定在差速器壳上的二级被动齿轮相啮合,构成第二级减速。差速器壳用两个滚锥轴承支撑在减速器内,差速器壳做成左右两半,十字轴装入由左右两半壳体的八个半圆槽构成的四个圆孔中,二级被动齿轮卡入由左右差速器壳的凸缘构成的环形槽内,一圈螺栓插入两圈凸缘和被动齿轮的孔中,用螺母锁紧。它们的不足之处是减速器的被动齿轮都要用一圈螺栓螺母才能固定连接在差速器壳的外壳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减速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用螺栓螺母就能将减速器的被动齿轮固定连接到差速器的外壳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速器的被动齿轮紧套在差速器的外壳上,其一面紧贴差速器凸缘的内侧面,其特征是:有开口的环形卡环卡入差速器的环形凹槽中,卡环突出部分紧贴被动齿轮的另一面,差速器外壳上的卡销插入被动齿轮的内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一圈螺栓螺母和对应的螺孔,节省了使用的材料,减少了加工程序,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本例为单级减速器,减速器的盆形被动齿轮4紧套在差速器外壳上,其外侧面紧贴差速器壳1上环形凸缘的内侧面。有开口的环形卡环2卡入差速器的环形槽3内,卡环突出环形槽部分紧贴被动齿轮的内侧面。被动齿轮上每隔90°制一个孔,卡环开口附近的外圆上制有一个凹槽,一个大头钉穿过卡环的凹槽和被动齿轮的一个孔后弯曲保险,另外三个大头钉压在卡环的外圆上穿过被动齿轮的孔后弯曲保险。两个卡销分别插入差速器壳前后合缝处的条形槽5内,两个卡销同时也插入被动齿轮的内槽中。角形齿轮与盆形被动齿轮啮合。差速器外壳由上下两半合成一体,两个滚锥轴承的内钢碗紧套在差速器壳的两头。本例中的差速器壳制成整体式时,壳体上下各制一个打孔作安装半轴齿轮的通道。
第二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本例为双极减速器,主动轴支撑在两个滚锥轴承上与角形齿轮制成一体。中间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减速器壳的两个侧盖中,一级盆形被动齿轮用螺栓紧固在中间轴上与角形齿轮啮合,二级圆柱主动齿轮与中间轴制成一体和差速器上的二级被动齿轮啮合。二级被动齿轮的一个侧面紧贴差速器壳1上环形凸缘的内侧面,有开口的环形卡环2卡入差速器壳的环形槽5内,卡环突出环形槽部分紧贴二级被动齿轮的另一个侧面。二级被动齿轮上每隔90°角制一个孔,卡环开口附近的外圆上制有一个凹槽,一个大头钉穿过卡环的凹槽和二级被动齿轮的一个孔后弯曲保险,另外三个大头钉压在卡环的外圆上穿过二级被动齿轮的孔后弯曲。差速器壳由上下两半合成一体,壳体中部合缝处的四个半圆槽构成的前后两个圆孔与上下两个垂直孔承装十字轴,十字轴的四个条形销7卡入二级被动齿轮的四个内槽6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卫平,未经刘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9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