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化学计量比LaNi5基无钴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8840.6 | 申请日: | 201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蒲朝辉;蒋乾勇;朱雪军;龚志新;吴科彪;蔡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9/03 | 分类号: | C22C19/03;C22C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4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计量 lani sub 基无钴储氢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非化学计量比LaNi5基无钴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材料的组成分子式为A(NiM)5+x,其中A为La、Ce、Pr、Nd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其中的M是Mn、Al、Cu、Fe、Si、Sn、Zr中的任一种或其中一种以上元素的组合;其中-0.2≤x≤+0.8。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化学计量比LaNi5基无钴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
(1)将配方比例的各元素放在真空感应炉内,将真空感应炉内抽真空到1~7Pa,然后充氩气到炉内压力为0.05~0.08Mpa,重复2~4次洗炉,最后在炉内压力0.05~0.08Mpa和氩气保护下进行熔炼;合金完全熔融后再进行精练25~45min;
(2)将步骤(1)精练后的合金液体浇入水冷锭模进行冷却凝固,冷却速度为在1小时之内将合金块温度降至50℃以下得到合金块,然后将合金块置于真空退火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热处理:抽真空至真空退火炉中的压力至0.1~1Pa,然后充入氩气后使得炉内的压力达到0.05~0.08Mpa进行退火处理,即以3~5℃/min的速率升炉内温度至850~1100℃,保温6~2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热处理好的合金块进行机械破碎球磨成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化学计量比LaNi5基无钴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精炼为:将所有原材料完全熔化后,将熔炼的功率适当降低10~30%以让合金液体能翻滚搅拌又不强烈挥发为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化学计量比LaNi5基无钴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冷却至室温为:先让合金随炉冷却至600℃以下,然后将装有合金的炉胆放入风冷冷却塔内进行风冷即合金块温度在10小时降至5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化学计量比LaNi5基无钴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机械破碎球磨成粉末为:在氩气气保护下,将合金块进行机械破碎球磨成粒径大小满足150~250目的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88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半自动X射线晶面指数标定方法和晶胞常数计算方法
- 一种LaNi<sub>5</sub>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抗铬毒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掺杂CeO<sub>2</sub>包覆的LaNi<sub>0.6</sub>Fe<sub>0.4</sub>O<sub>3-δ</sub>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 镍氢电池用储氢合金电极
- 多孔镍复合电极、电镀液及该多孔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 增强LaNi<sub>4.8</sub>Al<sub>0.2</sub>合金抗CO、CO<sub>2</sub>、空气毒化及抗粉化性能的方法
- LaNi0.6Co0.4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电极和葡萄糖传感器
- 一种镍酸镧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高压高纯热充氢装置
- 抗CO毒化的镧镨铈-镍系贮氢合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