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结构包层单晶光纤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1812.1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8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娄淑琴;鹿文亮;王立文;陈卫国;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2B6/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结构 包层 光纤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光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结构包层单晶光纤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单晶光纤目前主要由晶体材料拉丝生长而成,具有晶体和纤维的双重特性。单晶光纤具有高强度、耐高温等特点,可应用于传导、传感、倍频和全息数据存储等广泛领域。但由于晶体折射率较高,单晶光纤很难做成纤芯-包层结构,现有的单晶光纤通常为无包层结构。无包层结构的单晶光纤传输损耗大,特性易受环境变化影响,光纤表面的完整性也易受到破坏。
对于单晶光纤的包层结构,也有一些研究设计。主要是利用掺镁铌酸锂(MgO:LiNbO3)折射率比纯铌酸锂晶体(LiNbO3)折射率低的原理,使用MgO或者MgF通过扩散的方式将镁离子由外层向中心扩散,从而降低外层铌酸锂晶体的折射率,形成包层。1995年,西安交大阙文修等人在1995年《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9卷第9期中公布了利用此方法制作铌酸锂材料单晶光纤包层。这种方法仅适用于铌酸锂(LiNbO3)晶体生长的单晶光纤,对其它晶体材料并不适用,限制了包层应用的范围。另外,这种方法可控性差,扩散程度不均匀,扩散深度不宜控制,产品性能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公开了一种微结构包层单晶光纤及制备方法,一种微结构包层单晶光纤,其特征在于,它由纤芯和微结构包层组成,微结构包层围绕在纤芯周围;
微结构包层由低折射率背景材料和高折射率柱构成,或者由高折射率背景材料和低折射率柱构成;其中高折射率柱按网点周期性分布,并且与纤芯的轴线平行,低折射率背景材料包围着高折射率柱和纤芯;低折射率柱按网点周期性分布,并且与纤芯的轴线平行,高折射率背景材料包围着低折射率柱和纤芯。
所述纤芯为铌酸锂单晶、卤化物单晶或蓝宝石单晶,纤芯的直径为10~300um。
所述高折射率背景材料是纯石英材料或掺锗石英材料,低折射率背景材料是纯石英材料或掺氟石英材料;
所述高折射率柱为掺锗石英材料柱,或者纯石英材料柱;低折射率柱为纯石英材料柱、掺氟石英材料柱或者空气柱。
所述低折射率柱和高折射率柱的形状为圆柱、椭圆柱或长方体;低折射率柱和高折射率柱的尺寸均为亚微米量级。
所述网点周期性分布是正三角形点阵分布、正六边形点阵分布或正方形点阵分布。
一种微结构包层单晶光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晶体生长法制作纤芯,纤芯为单晶,其长度为100~150mm;
2)选取长度相同的毛细管和毛细棒,采用管束堆积法将毛细管和毛细棒堆积起来形成堆积束,将位于堆积束的中心的毛细管或毛细棒替换为一根薄壁毛细管,然后将堆积束装入一段比毛细管短50mm的玻璃管中,堆积束和玻璃管构成了微结构单晶光纤包层预制件;
3)在微结构单晶光纤包层预制件的一端安装抽气装置和充气装置,对毛细管、毛细棒和外层玻璃管之间的空隙进行抽气,使上述空隙维持在负气压-1500~-2000pa;对毛细管内部进行充气,使毛细管内部维持在正气压1500~2000pa;使用光纤拉丝塔拉制微结构单晶光纤包层预制件,使薄壁毛细管内径拉细至100~500um,毛细管、毛细棒和玻璃管构成了包层套;
4)截取一段长于纤芯30mm的包层套,将纤芯插入薄壁毛细管中,使纤芯的一端和包层套的一端对齐,并烧结在一起,包层套的另一端与抽气装置和充气装置连接,对薄壁毛细管与纤芯之间的空隙进行抽气,使上述空隙维持为负气压-2000~-3000pa,当薄壁毛细管被纯石英毛细管包围时,对纯石英毛细管内部进行充气,使纯石英毛细管内部维持正气压1500~2000pa;
5)采用加热装置从烧结的一端开始加热,并拉伸包层套,在拉伸和负气压的作用下,包层套逐渐裹住纤芯,向另一端缓慢移动加热装置,直至纤芯全部被包层套紧紧裹住,冷却后便制成了微结构包层单晶光纤;
6)用涂覆机对拉制好的微结构包层单晶光纤进行涂覆,增加微结构包层单晶光纤的强度。
所述毛细管为薄壁毛细管或纯石英毛细管,毛细棒为纯石英毛细棒、掺锗石英毛细棒或掺氟石英毛细棒。
所述加热装置是氢氧焰喷灯或石墨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引入微结构包层结构,在单晶光纤中实现阶跃变化的折射率分布。通过选择不同的结构和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可以控制微结构包层的等效折射率。调节微结构包层的等效折射率与单晶纤芯的折射率差,可以调节单晶光纤对光束的限制能力。因而,提高了单晶光纤对光束的高阶模式的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1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限位装置的压片机
- 下一篇:一种LED灯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