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耐压测试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3483.6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毛文斌;顾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锐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14;G01R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耐压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仪,尤其是涉及一种脉冲耐压测试仪。
背景技术
脉冲耐压测试是指对各种电器装置、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的耐受电压能力及爬电距离进行的测试。在不破坏绝缘材料性能的情况下,对绝缘材料或绝缘结构施加高电压的过程称为耐压试验。一般来讲,耐压测试主要目的是检查绝缘耐受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能力,进而检验产品设备的绝缘性能以及电气产品安全距离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耐压测试的基本原理:把一个高于正常工作的电压加在被测设备的绝缘体上,并持续一段规定的时间,如果其间的绝缘性足够好,加在上面的电压就只会产生很小的漏电流。如果一个被测设备绝缘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其漏电电流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就可以确定这个被测设备可以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安全运行。
现有的耐压测试仪对漏电流只能通过电压表的指针转动或观测是否有火花出现两种手段来检测。这两种方法的可靠性低,有可能会造成误判断而影响被测设备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灵敏度高、可靠性强,且能大大提高被测设备的合格率的脉冲耐压测试仪。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脉冲耐压测试仪,包括单片机及漏电流采集模块,所述的漏电流采集模块与单片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测试仪还包括整流电路、放大电路及蜂鸣器,所述的漏电流采集模块依次通过整流电路、放大电路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的单片机与蜂鸣器连接。
所述的整流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电阻R4、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的隔离变压器的一个输出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同时连接在隔离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上,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同时连接在电阻R4的另一端上。
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芯片、电阻R90和电阻R91,所述的运算放大芯片的正极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运算放大芯片的负极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运算放大芯片输出端通过电阻R91与单片机连接,运算放大芯片的驱动电源正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90连接在运算放大芯片的输出端与电阻R91之间,运算放大芯片的驱动电源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源。
所述的运算放大芯片为LM3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程控声光报警,灵敏度高,可靠性强。
2、效果直观,当有漏电电流产生时,蜂鸣器声音响亮,信号灯闪烁,让人感官明显,如此则会大大提高被测设备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漏电检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脉冲耐压测试仪,包括单片机、漏电流采集模块、整流电路、放大电路及蜂鸣器。漏电流采集模块与单片机连接。漏电流采集模块依次通过整流电路、放大电路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蜂鸣器连接。
整流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T1、电阻R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隔离变压器的一个输出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同时连接在隔离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上,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同时连接在电阻R4的另一端上。
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芯片U4、电阻R90和电阻R91。运算放大芯片U4的正极信号输入端2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运算放大芯片U4的负极信号输入端3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运算放大芯片U4的输出端7通过电阻R91与单片机连接,运算放大芯片U4的驱动电源正极输入端8通过电阻R90连接在运算放大芯片U4的输出端7与电阻R91之间,运算放大芯片U4的驱动电源负极输入端4连接电源。运算放大芯片为LM311。
当被测设备被击穿产生漏电电流时,漏电电流通过隔离变压器和两个二极管D1、D2组成的半波整流电流,由交流变为直流。直流信号再通过LM311放大电路放大,最后送给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检测。若单片机检测到漏电信号,则通过程序控制蜂鸣器发出急促的报警声,并且同时控制信号灯急促闪烁,提醒用户被测设备被击穿或耐压不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锐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锐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