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PC板按键透光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1795.3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5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白韡;郑坚江;叶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88 | 分类号: | H01H13/88;B44C5/04;B44C1/00;C25D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pc 按键 透光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PC板按键制造工艺,具体说是一种电镀PC板按键透光生产方法。尤指空调(非导电)PC板(ncvm pc sheet)局部透光加工方法。所述PC是指聚碳酸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中使用的非导电镜面装饰板如图1所示,是通过透明PC板1+电镀工艺制成的,实际产品应用中,往往需要消除非导电镜面装饰板局部的PC板电镀层,因为这些局部需要透光来丝印商标图案2或按键图案3等。
现有的非导电镜面装饰板的加工方式为:透明PC板→电镀→油墨丝印(丝印黑色油墨显示镜面效果)→镭雕加工(商标、按键部位消除电镀层)→按键油墨丝印(丝印导电油墨,起到按键按下导通作用)。
此种加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镭雕设备投入成本高(预计45万左右)。
2、采用镭雕加工褪镀工艺复杂,效率低,而且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PC板按键透光生产方法,生产设备投入小,效率高,褪镀效果理想。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镀PC板按键透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电镀透明PC板:透明PC板进行电镀处理,达到镜面效果;
步骤2、丝印褪镀液:在电镀层上对应于商标图案2或按键图案3处,按丝印工艺直接用褪镀液丝印商标图案2或按键图案3;
步骤3、褪镀液清洗:用流动的清水清洗丝印的商标图案2或按键图案3,清除掉与电镀层反应后的褪镀液,使商标图案2或按键图案3部位完全透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中使用的褪镀液是能与电镀层产生反应将电镀层清除下去的褪镀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丝印导电油墨:在按键图案3部位丝印导电油墨。
本发明所述的电镀PC板按键透光生产方法,利用褪镀液与电镀层发生反应来消除电镀层,不需要使用镭雕加工来消除电镀层,可达到精确褪镀,而且生产设备投入小,效率高,褪镀效果理想。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非导电镜面装饰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电镀PC板按键透光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电镀透明PC板:透明PC板进行电镀处理,达到镜面效果;此步骤可按现有工艺步骤实施;
步骤2、丝印褪镀液:在电镀层上对应于商标图案2或按键图案3处,按丝印工艺直接用褪镀液丝印商标图案2或按键图案3;商标图案2、按键图案3如果在产品上同时存在,则按丝印工艺直接用褪镀液丝印商标图案2和按键图案3;
此步骤利用褪镀液与电镀层会发生反应,来消除商标图案2或按键图案3处的电镀层,因此所选择的褪镀液应该是能与电镀层产生反应将电镀层清除下去的褪镀液,所述褪镀液的具体选择可根据现有公知技术实现;
步骤3、褪镀液清洗:用流动的清水清洗丝印的商标图案2或按键图案3,清除掉与电镀层反应后的褪镀液,使商标图案2或按键图案3部位完全透光;
步骤4、丝印导电油墨:在按键图案3部位丝印导电油墨。
本发明的关键之处在于:褪镀液通过丝印工艺能较好的局部精确清除电镀层,再通过导电油墨的合理选配(具体的合理选配可根据现有公知技术实现),实现该透光部位透光、该导电部位导电,达到产品的要求。
例如:
1、家电行业的装饰板需透光接收遥控信号可通过本发明实施。
2、家电行业的装饰板上触摸按键功能可通过本发明实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褪镀液清除电镀层,能做到指定区域精确褪镀。同比镭雕工艺,清洗效果较好,不良率低,清洗效率提升25%,根据产品需褪镀面积,面积越大,褪镀效率越快。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