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编码分布式光纤拉曼、布里渊散射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6271.5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在宣;龚华平;余向东;王剑锋;李裔;金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G01B11/16;G01K1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编码 分布式 光纤 布里渊散射 传感器 | ||
1.脉冲编码分布式光纤拉曼、布里渊散射传感器,其特征是包括波形发生器(10),半导体FP腔宽带光纤激光器(11),半导体外腔窄带脉冲光纤激光器(12),光纤分波器(13),脉冲编码光调制器(14),单向器(15),掺鉺光纤放大器(16),双向耦合器(17),传感光纤(18),集成波分复用器(19),第一光电接收放大模块(20),第二光电接收放大模块(21),直接检测系统(22),窄带的透射光纤光栅(23),环行器(24),相干检测系统(25)和工控机(26);波形发生器(10)的输入端与工控机(26)相连,波形发生器(10)的一个输出端与半导体FP腔宽带光纤激光器(11)的输入端相连,波形发生器(10)的另一个输出端与脉冲编码光调制器(14)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半导体FP腔宽带光纤激光器(11)的输出端与掺鉺光纤放大器(16)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半导体外腔窄带脉冲光纤激光器(12)的输出端与光纤分波器(13)的输入端相连,光纤分波器(13)的一个输出端与脉冲编码光调制器(14)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光纤分波器(13)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环行器(24)的一个输入端相连,脉冲编码光调制器(14)的输出端与单向器(15)的输入端相连,单向器(15)的输出端与掺鉺光纤放大器(16)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掺鉺光纤放大器(16)的输出端与双向耦合器(17)的输入端相连,双向耦合器(17)的一个输出端接传感光纤(18),双向耦合器(17)的另一个输出端与集成波分复用器(19)的输入端口相连,集成波分复用器(19)的第一、第二两个输出端口分别经第一光电接收放大模块(20)和第二光电接收放大模块(21)与直接检测系统(22)的两个输入端相连,集成波分复用器(19)的第三个输出端口经窄带的透射光纤光栅(23)与环行器(24)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环行器(24)的输出端与相干检测系统(25)的输入端相连,相干检测系统(25)的输出端与工控机(26)相连,直接检测系统(22)和工控机(26)将采集、累加的编码脉冲解码解调,获得50km传感光纤所在现场的温度信息,相干检测系统(25)和工控机(26)将采集、累加的编码脉冲解码解调,获得50km传感光纤所在现场的应变信息,由工控机将传感光纤上的温度、应变信息通过互联网或无线网传送给远程监控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编码分布式光纤拉曼、布里渊散射传感器,其特征是半导体FP腔宽带光纤激光器(11)由F-P半导体激光器组成,中心波长为1550nm,光谱宽度为3nm,激光的单位脉冲宽度<6n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编码分布式光纤拉曼、布里渊散射传感器,其特征是半导体外腔窄带脉冲光纤激光器(12)的中心波长为1550nm,光谱带宽为200kHz的100mW连续运行光纤激光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编码分布式光纤拉曼、布里渊散射传感器,其特征是脉冲编码光调制器(14)是鈮酸锂马赫-泽德尔调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编码分布式光纤拉曼、布里渊散射传感器,其特征是集成波分复用器(19)具有四个端口,一个输入端口,三个输出端口,第一输出端口是1450nm端口,为光纤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光输出口,第二输出端口是1660nm端口,为光纤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光输出口,第三输出端口是1550nm端口,为光纤瑞利和布里渊散射光输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编码分布式光纤拉曼、布里渊散射传感器,其特征是窄带的透射光纤光栅(23)是中心波长为1550.08nm,光谱带宽为0.1nm,损耗<0.3dB,隔离度>35dB的光纤光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编码分布式光纤拉曼、布里渊散射传感器,其特征是相干检测系统(25)是频谱范围9kHz-26.5GHz的频谱分析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62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