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轨道卫星平台10N推力器布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6169.5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祥;弓建军;崔振江;郭廷荣;高益军;王大轶;李艳华;黄颖;周中泽;赵宏;李宝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40 | 分类号: | B64G1/40;B64G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卫星 平台 10 推力 布局 方法 | ||
1.高轨道卫星平台10N推力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确认需进行10N推力器布局的卫星平台的质量特性,包括星箭分离 后、太阳翼展开后、天线展开后、每次转移轨道490N发动机点火变轨后、定 点后寿命初期、寿命中期、寿命末期卫星质心在卫星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
(2)确认卫星平台的用户需求与卫星上安装的太阳翼、天线、敏感器、相 机及执行机构对10N推力器布局的限制条件;所述的用户需求包括卫星三轴姿 态控制所需力矩,转移轨道变轨及定点后位置保持所需各方向速度增量与推力; 太阳翼、天线、敏感器、相机及执行机构对10N推力器布局的限制包括其安装 位置、几何尺寸,对微粒污染、热流影响、干扰力、干扰力矩及视场影响的承 受能力;
(3)以寿命中期质心位置为基准,在卫星平台的南北板、东西板及其相交 的侧棱上、背地板上进行10N推力器对称布局;
(4)对步骤(3)得到的10N推力器布局进行迭代优化,先以10N推力 器羽流的15°或16°半锥角与星上太阳翼、天线、敏感器、相机及执行机构 部件不干涉为限制条件进行初步布局,再利用安装的10N推力器的实际羽流的 热流量、微粒流量、干扰力、干扰力矩数学模型进行数学仿真,判断其热流量 影响、微粒污染、干扰力影响、干扰力矩影响短期最大值和卫星寿命期间累计 值是否超过卫星外表面安装的太阳翼、天线、敏感器、相机及执行机构的承受 能力,如超过承受能力则加大对应10N推力器的安装角度;
(5)将步骤(4)得到的10N推力器布局与490N发动机进行故障对策优 化,优化原则为:在第一次转移轨道490N发动机变轨时就出现故障情况下, 按10N推力器累计工作寿命22小时计算,利用10N推力器作490N发动机备 份将卫星送到同步轨道后,卫星仍有足够的10N推力器和剩余推进剂按用户要 求的姿态和轨道控制精度正常工作10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61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