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鱼天然调味料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6092.3 | 申请日: | 201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3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由强;张文森;陈炳炎;叶冰莹;何文锦;林荣华;代容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26 | 分类号: | A23L1/226;A23L1/3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鱼 天然 调味料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淡水鱼的天然调味料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淡水鱼产量居世界首位,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约占我国渔业总产量42%以上的淡水鱼,主要销售形式以鲜销为主,即“一鲜活、二冷冻、三加工”,鲜销70%,冷冻20%,而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加快,消费者习惯也发生改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鲜鱼冻鱼,希望有安全方便的淡水鱼加工制品。
由于淡水鱼存在难以去除的土腥味,鱼体组织蛋白酶活性强,自溶作用比海鱼快,容易腐败变质等难题制约了淡水鱼加工业的发展。鲜鱼大量上市,市场供大于求,鱼价下跌,增产不增收,曾出现“压塘”、“卖鱼难”现象,严重挫伤渔民积极性。
国外,淡水鱼产量较少,加工产品主要是冷冻鱼片和冷冻鱼糜。日本是鱼糜生产消费大国,其加工技术及产品质量居世界前列。国内淡水鱼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发,近年来取得可喜的成果。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先后研发出淡水鱼糜制品、淡水鱼罐头、即食风味鱼片、调理冷冻制品等。大大推动了我国淡水鱼加工和产业化进程。
国内传统淡水鱼加工,一般是在自然条件下,经过腌制、发酵、风干定型等工序加工而成,不仅生产周期长,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采用高盐(盐含量>9%)常温腌制,同时采用传统高温盐水浸泡法脱腥,加工制品盐分高质量差,市场销路不好。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针对我国淡水鱼加工滞后问题,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发出诸如淡水鱼糜制品、鱼罐头、即食风味休闲食品,调理冷冻食品等,取得可喜成果。如武汉康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应用“低盐度风干武昌鱼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的低盐风干武昌鱼。水产品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素平衡性好的特点,已成为现代合理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质量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天然、安全、营养、美味的食品已成为现代国内外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其中食品安全则是当今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如何克服淡水鱼存在难以去除的土腥味,鱼体组织蛋白酶活性强,自溶作用比海鱼快,容易腐败变质等难题,配制一种适口的淡水鱼天然调味料淡水鱼是淡水鱼加工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鰹鱼抹”是鰹鱼经纯天然加工而成的,具有天然的鱼味和鲜味。较采用添加鱼类香精制成的淡水鱼口感更丰润、自然、鱼香满口。
表1:鰹鱼抹在不同浓度下对淡水鱼调味的效果
*鰹鱼抹添加量占水溶液总重量的百分比计算。
从表1可知,随着鰹鱼抹的添加量增大淡水鱼口感更厚实、鲜美,但添加过量的鰹鱼抹也会使淡水鱼鰹鱼味太浓反而降低效果,因此淡水鱼中鰹鱼抹添加量为0.8%时效果最佳。
“骨头汤粉”是骨头提取物经浓缩加工而成的,具有天然的浓厚味,而且它和鱼味、海鲜味有很好的配伍性,会增效口感。采用添加骨头汤粉制成的淡水鱼口感更丰满,厚实。
表2:骨头汤粉在不同浓度下对淡水鱼调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6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种金属组合的硬币、章坯饼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减缓头发变白的粥及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