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6823.6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钱丽勋;韩阶平;李卓;吴峰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盛微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B29C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郭德忠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薄膜 制作方法 | ||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旋涂法形成PI型聚酰亚胺薄膜,并利用腐蚀法剥离该层薄膜,该方法实现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选择操作面平整的衬底,衬底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步骤二:清洗衬底操作面;
步骤三:在衬底的操作面上制作一层腐蚀层,制作腐蚀层的材料能被剥离PI薄膜的剥离液反应溶解,腐蚀层厚度由制作PI薄膜层的厚度和面积决定,制作PI薄膜层厚度越小,所需腐蚀层的厚度小;制作PI薄膜层面积越大,所需腐蚀层厚度越大;
步骤四:利用涂胶机在制作的腐蚀层表面旋涂PI薄膜层;
步骤五:将PI薄膜进行热处理;PI薄膜层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根据所需要制作的PI薄膜层厚度和性能决定;
步骤六:经过热处理后,将包括衬底、腐蚀层和PI层在内的片子放入剥离液中,剥离PI薄膜层;所用剥离液不能与PI薄膜层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操作面依次使用超声波、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酰亚胺薄膜层热处理采用阶梯升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升温具体为100℃烘30分钟,150℃烘30分钟,200℃烘30分钟,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盛微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金盛微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68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