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物质苯乙醇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2427.6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龙超安;刘普;程运江;邓秀新;刘昱佳;杨小平;向家云;罗丽;郭俊红;章英;方静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物质 乙醇 防腐 保鲜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更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物质苯乙醇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应用,广泛用于果蔬保鲜。
背景技术
1、果蔬采后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化学防治技术是我国园艺产品采后贮藏保鲜采用的主要手段。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碳酸氢钠、抑霉唑、噻菌灵、嘧霉胺、咯菌腈和邻苯基苯酚钠作为主要杀菌剂来防治果蔬采后青、绿霉病。在我国,咪酰胺(又称施保克、扑霉灵) 类杀菌剂、抑霉唑及噻苯咪唑最为常用,其次还有多菌灵、托布津和甲基托布津等。尽管化学杀菌剂具有高效、方便、易推广等特点,但是由于存在病原菌对化学药剂易产生抗药性,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及农产品化学药剂残留量等问题,如克菌丹、苯菌灵、托布津和多菌灵等化学杀菌剂已经被美国EPA等禁止在果蔬等采后上使用,使得申请人必须寻找一种可替代的新型防腐手段。虽然新研制的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杀菌剂(如PCZ、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有机酸盐等)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潜在的健康危害及抗药性问题还是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化学合成的杀菌剂是我国果蔬采后贮藏保鲜采用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存在病原菌对化学药剂易产生抗药性,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及农产品化学药剂残留量等问题,使得申请人必须寻找一种可替代的新型防腐手段。
2、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防腐手段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在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已筛选出了多种对柑橘、苹果、梨等果实真菌病原微生物具有拮抗效果的酵母、丝状真菌与细菌。目前情况下,除少数几种产品已获批准应用于生产外,大多数还处于实验阶段,如 “Aspire” (Candida oleophila strain 182) 和 “Biosave 100, 110” (Pseudomonas syringae strain ESC 10 and ESC11),其主要问题是生防效率不高,不能单独去替代化学杀菌剂。
拮抗微生物通过分泌一种或多种活性物质直接抑制或杀死病原菌是拮抗微生物防治果蔬等采后病害的一个重要机理。这些活性物质包括酶类、抗生素、细菌素或细菌素类似物及具有抗菌作用的氨类、有机酸、过氧化氢等初始代谢途径中的副产品和其他次生代谢物。早期抗菌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拮抗细菌的研究。拮抗酵母菌分泌抗菌性代谢物的研究相对较少,一般认为其不具有分泌抗菌性代谢物。经检索未发现该发明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和或公众所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参照缺陷,从生防酵母中分离纯化得到对果蔬青、绿霉有特异抑制能力的苯乙醇(图1);在于提供了一种活性物质苯乙醇在果蔬(苹果、脐橙、宽皮柑橘、桃、番茄等)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无污染,提高了果蔬的保鲜效果,并提高了对果蔬青、绿霉等病害的综合作用的效果。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
针对目前我国果蔬采后防腐保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将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替代传统的化学防治技术,开发一种既可保持果蔬产品的风味、质量,又可克服目前化学保鲜剂污染环境、病原菌的抗药性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防腐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物质为苯乙醇(另名2-苯乙醇,β-苯乙醇,β-苯基乙醇,2-苯基乙醇,苄基甲醇;英文名Phenethyl alcohol,Benzeneethanol,2-Phenylethanol,2-Phenyl ethyl alcohol,β-Phenylethanol,β-Phenylethyl alcohol,Benzyl carbinol,β-Hydroxyethylbenzene)。该物质是本发明的发明人从生防酵母中经过分离、纯化与鉴定得到的,用于果蔬防腐保鲜的生物活性物质,含有该物质的产品与应用,并对果蔬青、绿霉等具抑制作用的抗菌物质苯乙醇,制成药剂。
一种活性物质苯乙醇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用途,其步骤如下:
1、抗菌物质的萃取:
取豆芽汁培养基发酵液20 L,利用等体积无水乙醚充分振荡后,收集乙醚相,水相再次加入1/2体积的无水乙醚再萃取一次,合并乙醚相后用旋转蒸发 (35 ℃,150 r/min,Heidolph) 蒸干后用30 mL甲醇充分洗涤后收集,分装成1 mL/管,保存于-20 ℃记得抗菌粗提取物(图2)。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可以有效萃取无菌发酵液的抗菌物质,正丁醇可以有效萃取拮抗酵母中的抗菌物质。此外通过对酵母菌体破碎后乙醚等有机溶剂萃取也可以得到抗菌物质。
2、薄层层析色谱(TLC)分离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2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