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出租车后备箱物品提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1728.7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冰;丁武俊;熊想涛;陈文强;由毅;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租车 后备 物品 提示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是关于提醒乘客避免将物品遗落在出租车上的一种出租车后备箱物品提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的发展,人性化设置已越来越成为现代汽车发展的方向。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有人坐出租车在下车时,将行李忘记在后备箱,这不仅会使乘客心理上非常担忧,也会占用出租车司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失主。因此如果乘客有行李放置在后备箱,当乘客下车时能及时发出提醒信号,就能避免乘客将行李遗忘在后备箱内。
中国专利局于1999年11月17日公告了一份CN2349068Y号文献,名称为出租车辆乘客提示报警器,该报警器主要由主提示器和辅助提示屏等组成。主提示器包括上下车语音提示电路Y1和Y2、提示屏ZP1、ZP2及其闪控电路SK1、应急报警灯ZD4及其闪控电路SK2,以及控制电路。语音提示电路Y1、Y2是分别将上下车提示语音录制并固化在通用的语音提示电路的存储芯片中而构成的。该报警器的缺点是,不管乘客是否有行李放置在车上,报警器都会进行报警,即没有针对性。由于是例行报警,司机与乘客都会麻痹,使用时间久了人们也就习以为常,起不到真正提示报警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检测功能、可以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示的出租车后备箱物品提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提示系统进行提示时没有针对性的问题。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出租车后备箱物品提示系统,出租车设有计价器,本提示系统包括仪表控制单元,还包括安装在后备箱内的称重传感器,用于检测后备箱重量;行李监控单元,根据称重传感器检测的重量变化判断后备箱是否有行李;提示装置,用于提醒司机和乘客后备箱还有行李;所述的行李监控单元与所述仪表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称重传感器与行李监控单元相连,所述提示装置与仪表控制单元相连,所述行李监控单元还连接所述计价器。乘客放置在车厢内的行李,包括乘客及司机都能看到,不太会遗忘;放置在后备箱的行李,由于司机看不到,如果乘客忘记,司机也难以发觉,造成行李丢失;在后备箱安装称重传感器,当乘客有行李放置在后备箱时,称重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到行李监控单元,行李监控单元根据称重传感器的信号变化判断后备箱是否有乘客行李,如后备箱有乘客行李则将该信号传递到仪表控制单元,当乘客下车时,仪表控制单元根据后备箱是否有乘客行李决定是否通过提示装置发出报警或提示信号;由于报警具有针对性,能有效起到提醒及报警作。当乘客达到目的地,司机要将计价器翻起停止计价,将行李监控单元连接计价器,仪表控制单元就能知道乘客是否已达到目的地;一旦司机翻起计价器,仪表控制单元就根据行李监控单元的信号进行报警或提示,使报警与提示更及时准确。
作为优选,提示装置包括蜂鸣器。蜂鸣器是最常用的报警元件,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报警信号清晰的优点。
作为优选,提示装置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也是最常用的报警元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
作为优选,提示装置包括蜂鸣器和指示灯。蜂鸣器和指示灯也可同时使用,以加强提醒及报警效果。
作为优选,行李监控单元还连接一清零按钮。由于在后备箱中可能放置有司机的物品,为了使报警或提示更有针对性,在行李监控单元还设置有清零按钮,司机出车时按动清零按钮,使后备箱的称重传感器信号归零,当乘客将行李放置在后备箱时,行李监控单元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后备箱有乘客行李的状态,使报警或提示更有针对性。
作为优选,行李监控单元通过CAN总线与仪表控制单元相连。利用车辆已有的CAN总线,可以降低系统成本。
作为优选,本发明包括检测开关,用于将乘客门的开闭状态反馈给所述行李监控单元。解决在实际打车出行的过程中,有多人结伴一起打车出发地相同目的地不相同、出发地不同目的地相同、出发地与目的地都不同的情况下,而计价器从该批乘客第一个人上车开始计价到最后一个人下车后才会停止计价,故中途下人时不能进行检测的问题。具体为通过检测开口检测车门的开关状况并结合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行李情况来判断中途上下车的乘客是否忘取行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