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压溶气气浮的多重气泡混合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91751.2 | 申请日: | 2011-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骏;郑东晟;杨昆;吉春红;张学发;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小粤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压 溶气气浮 多重 气泡 混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中气浮系统的固液分离技术,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压溶气气浮中的多重气泡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工艺中,固液分离技术是关键,对于比重接近于水的微小悬浮物的去除,气浮分离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气浮设备是一类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气浮方式可分为散气气浮、溶气气浮(包括真空气浮法)与电解气浮法。加压溶气气浮法是将水经过加压溶气处理后进行气浮法水处理的工艺过程。其特点是将水输入专门装置的溶气罐内,在罐内使空气充分溶于水中,然后在气浮池中经释放器突然减到常压,这时溶解于水中的过饱和空气以微细气泡形式从池中逸出,将水中悬浮物颗粒或油粒带到水面形成浮渣,然后将浮渣排除,使污水净化。
对于目前常用的溶气气浮装置所选用的溶气释放系统,通常只能释放出大小相似的一种微细气泡,并且以所释放出的气泡的大小,做为判定去污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因为,经过释放器释放出的微细气泡越小,就越容易与微小的悬浮物结合,因而气浮能力就越高;但是这种单一的小气泡存在一些缺陷:1、水中较大的悬浮物会与较多的微细泡相结合,这样就降低了气泡的使用效率,不仅影响污水净化效果,而且也降低了去污效率;2、气泡越小,浮力就越小,这样就增加了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水处理工艺名词,是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率3、单一类型气泡发生器所产生的气泡在与污水中的结合物相结合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气泡混合系统,不仅提高污水的固、液分离效率,减少水力停留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加压溶气气浮装置对污水的净化能力。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加压溶气气浮的多重气泡混合系统,包括溶气释放装置和气浮槽;所述气浮槽包括接触室和分离室;所述接触室的侧壁上插入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溶气释放装置设置于所述气浮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释放装置包括微小气泡释放器和大气泡释放器;
所述微小气泡释放器设置于所述气浮槽的接触室内,并靠近所述接触室底部;
所述大气泡释放器设置于所述气浮槽的分离室内,并靠近所述分离室的底部;
所述微小气泡释放器和所述大气泡释放器均连接有溶气水导入管。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完善:
所述微小气泡释放器为内部中空的球状容器,所述球状容器上设置有气液导入孔和喷射孔;所述气液导入孔插入所述溶气水导入管;溶气水从溶气水导入管进入到所述球状容器内部,然后从喷射孔内喷出。
所述微小气泡释放器所释放的气泡的直径为20微米至80微米;
还包括进药装置,所述进药装置包括药槽和进药管;所述进药管的一端与所述药槽相连,所述进药管的另一端管口插入所述接触室或分离室内,将药注入到接触室或分离室内。
所述大气泡释放器包括穿孔管或减压阀;所述穿孔管或减压阀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大气泡释放器所释放的气泡的直径为毫米级或厘米级。
所述微小气泡释放器或所述大气泡释放器所相连的所述溶气水导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或压力表。
在所述气浮槽分离室内的水面以下,靠近所述接触室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可以上下移动。
在所述气浮槽分离室的水面以下,设置有多重排列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大气泡释放器所释放出的气泡的直径。
所述排列的竖直管的顶端四周设置有一漏斗型的气泡扩散斗;所述排列的竖直管(23)的底端四周设置有一倒立的漏斗型的气泡收集斗。
当所述排列的竖直管的上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气浮槽分离室的水面以上位置时,调整所述排列的竖直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使水中的浮渣自动流出所述分离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多重气泡混合系统,与一般的单一微细气泡相比,不仅提高了污水的分离效率,减少水力停留时间,而且通过大小不同的气泡相结合,也提高了溶气气浮装置对污水的净化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压溶气气浮的多重气泡混合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气浮槽:
11接触室,12分离室;
21微小气泡发生器:
211喷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熄炉斜道区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多个疏水阀的热交换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