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馏分油的加氢精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1247.2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8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海;吕龙刚;孙利民;李晓艳;曹凤霞;黄德华;颉伟;吴杰;韩萍;蒋彩兰;郑云弟;潘曦竹;马好文;王宗宝;康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45/08 | 分类号: | C10G45/08;C10G49/04;B01J27/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茵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馏分 加氢精制 方法 | ||
1.一种馏分油加氢精制方法,所用催化剂为钴钼镍系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加氢工艺条件为:入口温度200~320℃,操作压力≥2.4MPa,液体体积空速1~5h-1,氢油体积比100~500;钴钼镍系催化剂以含硅氧化铝为载体,以钴、钼、镍为活性组分,添加磷及碱金属作为助剂,以催化剂重量计,含有氧化镍1~4wt%,氧化钼14~20wt%,氧化钴1~6wt%,磷氧化物0.5~5wt%,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氧化物1~4wt%,氧化硅5~25wt%,催化剂比表面积210~290m2/g,孔容0.55~0.78ml/g,其中含硅氧化铝载体的前驱体是含无定形硅铝的拟薄水铝石,其是通过首先制备出无定形硅铝浆液和拟薄水铝石浆液,将上述无定形硅铝浆液与拟薄水铝石浆液按照氧化硅含量5~40wt%的比例进行混合、老化,老化时间为10~30min,然后经过包含过滤、洗涤、干燥的后处理过程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工艺条件中,入口温度为220~2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工艺条件中,操作压力为2.4~3.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工艺条件中,液体体积空速为2~4h-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工艺条件中,氢油体积比为200~4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无定形硅铝的拟薄水铝石是通过将无定形硅铝浆液和拟薄水铝石浆液并流混合或将一种浆液加入到另一种浆液中混合,混合完成后,老化时溶液pH为9.0~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老化时温度为20~6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定形硅铝浆液通过下述方法获得:
(a)配制浓度为10~150gAl2O3/L的偏铝酸钠或铝酸钠溶液,加入到成胶罐中,控制成胶罐温度15~50℃;
(b)配制浓度为50~200gSiO2/L的含硅化合物溶液,加入到(a)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控制pH值11.5~13;
(c)在搅拌速度大于250r/min的条件下,连续通入浓度大于20v%的二氧化碳气体,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流量在1~10Nm3/h,中和时间20~40min,终点pH值7.5~9.5,中和结束;
(d)在pH值7.5~9.5,温度25~40℃的条件下老化(c)5~20min,得到无定形硅铝浆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拟薄水铝石浆液通过下述方法获得:将偏铝酸钠或铝酸钠溶液置于成胶罐中,以间歇或连续方式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成胶、老化得到拟薄水铝石浆液;偏铝酸钠或铝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0~150gAl2O3/L;二氧化碳浓度大于20v%,流量1~10Nm3/h;成胶温度20~65℃;成胶终点pH值9.0~10.5,成胶中和时间和老化时间之和小于4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钴钼镍系催化剂是通过将含钴、钼、镍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浸渍于含硅氧化铝载体上,干燥后在300~500℃下焙烧3~6h制得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硅氧化铝载体是通过将含无定形硅铝的拟薄水铝石与硝酸、水混合捏合,挤条成型,80~140℃烘干,400~700℃焙烧3~6h而制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硅氧化铝载体是通过将含无定形硅铝的拟薄水铝石与硝酸、水混合捏合,加入碱金属、碱土金属、硼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然后挤条成型,80~140℃烘干,400~700℃焙烧3~6h而制得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2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及检测修补设备
- 下一篇:自动正置金相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