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片状硅酸铋粉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6914.8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峰;鲁俊雀;江红涛;许亚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20 | 分类号: | C01B33/2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片状 硅酸 铋粉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烁晶体材料的制备,公开了一种制备片状硅酸铋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Bi2SiO5晶体属正交晶系,Cmc21空间群,点阵常数Z=4。它的结构可以看作是由[Bi2O2]2+层分隔开的[SiO3]2-链所构成,因此结构式写成Bi4[O4][Si2O6]。Bi2SiO5晶体主要具有介电、热电以及非线性光学等性质,它的非中心对称的晶体结构使其有可能具有铁电性质。由于晶体生长方面的困难,有关Bi2SiO5晶体各种性能及应用的报道尚缺。
Bi2SiO5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合成法、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最早合成出单一Bi2SiO5晶相得的是(J.Ketter,V.Kramer,Freiburg,Neues Jahrbuchfur Mineralogie Monatshefte,1986,1:13~18),将Bi2O3与SiO2在1000~1040℃熔融,冷却中淬火,在400~520℃结晶一个星期制得呈浅黄色的Bi2SiO5晶相。该方法制备所需时间太长,不利于大生产,且原料配比不是生成Bi2SiO5晶相的配比,所产生晶相中存在大量的玻璃相,应用受到限制。王燕等人(王燕,王秀峰,于成龙.无机盐工业,2007,39(4):38-40)将Bi2O3与SiO2按物质的量比1∶1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处理一定时间获得生成产物,固相反应温度由700℃升高至900℃过程中,亚稳态Bi2SiO5逐渐转变为稳定态Bi12SiO20和Bi4Si3O12,反应温度对Bi2SiO5的生成起决定性作用。750℃保温不同时间所获试样的XRD谱表明,固相反应时间延长,反应物Bi2O3的衍射峰减弱,稳定相Bi12SiO20衍射峰增强,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亚稳相Bi2SiO5的衍射峰减弱,反应时间过长,不利于亚稳相Bi2SiO5生成。该组分在升温过程中产生晶体的种类较多,制备单一晶体制备工艺难以控制。Ruigen Chen等采(Ruigen Chen,Jinhong Bi,Ling Wu,etal.Inorganic Chemistry,2009,48:9072-9076.)用水热法以Bi(NO3)3·5H2O和Na2SiO3·9H2O(或(C2H5O)4Si)为原料,第一次不需要模板合成了Bi2SiO5纳米片,研究表明,以Na2SiO3为硅源的样的光催化性能优于以(C2H5O)4Si为硅源的样。戴晓军等(Xiao-Jun Dai,Yong-Song Luo,Shao-Yun Fu,et al.Solid State Sciences.2010,12:637-642)采用水热法制备三维层状花瓣状纳米结构的Bi2SiO5,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瓣状纳米结构的成核与成长由成核-分解-再结晶生长机制控制,同时聚乙烯吡咯烷酮(缩写为PVP)和NaOH的浓度对花瓣状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Ling Zhang(Ling Zhang,Wenzhong Wang,Songmei Sun,etal.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0,100:97-101)等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混合Bi2SiO5介孔微球。但水热法设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安全性能差。柏朝辉等(柏朝晖,巴学巍,贾茹.无机化学学报,2006,22(7):1327-1329)人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4Si3O12纳米粉体的过程中,在550-650℃时得到了主晶相为Bi2SiO5和Bi2O3的混合晶相,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Bi2SiO5和Bi2O3不断反应,在750℃生成了主晶相为立方晶相的目标产物Bi4Si3O12。保加利亚Y.Dimitriev等(Y.Dimitriev,M.Krupchanska,Y.Ivanova,et al.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Metallurgy,2010,45(1):39-42)用溶胶-凝胶法合成Bi2SiO5和Bi4Si3O12晶体。但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酸铋粉体,工艺过程复杂,不利于大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6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闪烁硅酸铋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梯轿厢载荷称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