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铕掺杂水合钼酸锌高效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66255.1 申请日: 2011-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2277162A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发明(设计)人: 李永绣;饶阳;周雪珍;李颖毅;胡小野;欧阳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C09K11/68 分类号: C09K11/68;H01L33/50
代理公司: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代理人: 徐光熙
地址: 330009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掺杂 水合 钼酸 高效 红色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稀土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被近紫外和蓝光有效激发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类荧光粉可用于白光LED器具、生物探针、医学造影等领域。

背景技术

发光材料有很多应用领域,其中固体白光照明和生物探针是当前研究最为热门的领域。不同的应用目的对荧光粉的要求不同,因此,针对具体的应用目标要求来设计合成高效荧光材料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具有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等特点,是符合环保、节能的绿色光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白光LED的商业化产品主要是用蓝光LED+YAG:Ce黄色荧光粉来构建的。这种组合方式所得的白光由于缺乏红光,显色指数低。为了提高显色性,需要开发高效高稳定性红色荧光粉,但目前商用的硫化物系红色荧光粉化学性能不稳定,寿命短,容易分解并产生对人体有害的SO2气体,硫元素的析出也会对芯片造成腐蚀性影响,从而导致整个器件的失效。另一类可用于白光LED以提高显色性的黄色和红色荧光粉是稀土掺杂的氮化物和氮氧化物,但它们的合成条件苛刻,需要很高的温度和10大气压的气氛下合成,因此,需要寻求性能优异合成方便的荧光粉; 

作为生物探针和细胞造影应用的荧光材料中应用最早的是荧光蛋白、染料及紫外光激发的各种荧光粉,由于紫外光对细胞和生命体的损害作用,希望能寻找出不用紫外激发的荧光材料。这些年,可为近红外高效激发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稀土铒、钬、镱掺杂的稀土氟化物和氧化物。但它们本身的生物相容性不好,需要采用高效的表面活性剂或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处理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合成成本高,有些高效表面活性剂本身就有毒性。因此,寻求合成简单、在水溶液中仍然有很强荧光特征的可用可见光激发的新型荧光粉,是这一领域的一条新途径。

Eu3+激活的钨酸盐和钼酸盐体系在近紫外区具有较宽的高强电荷转移吸收带,经过紫外激发后其能量通过无辐射跃迁传递给激活剂离子,产生高效的红色荧光。在可见光区也有多个与Eu3+的4f-4f跃迁相关的激发峰,因此,可以用于多种光源的激发发出高效的红色荧光粉。钼酸盐是一类发光性能优良的基质材料,我们曾选用Zn2+为荧光粉的基质阳离子,采取Eu3+掺杂以及用电荷补偿等方法合成得到了能够被近紫外和蓝光激发的高效红色荧光粉【】,但合成方法是通常的高温固相化学反应法。高温固相法能耗大,反应时间长,合成的荧光粉硬度较大,粒度偏大。本发明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一类铕掺杂水合钼酸锌高效红色荧光粉,有效提高了该荧光粉在近紫外和蓝色LED光激发下的发光亮度,可望在蓝光LED芯片激发的白光照明器具和生物探针等领域得到应用。 

合成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高于高温固相化学反应发合成的产品,且在水中稳定,可以通过合成条件的控制得到纳米级荧光粉,满足生物医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要求。具有方法简单、能耗低、发光强度高、对水稳定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性能稳定、发光效果好、色纯度理想的可同时被近紫外和蓝光LED有效激发而发红色光的荧光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寻求上述红色荧光粉的低能耗经济合成方法以取代目前常用的高温固相化学反应法,通过节能降耗来达到无污染,低成本目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采用稳定的ZnMoO4为基质晶格,采用Eu3+作为激活中心。以Li+,Na+,K+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电荷补偿剂,以提高Eu3+在395nm和466nm处的吸收激发,从而很好的提高荧光粉的发光亮度。合成荧光粉的化学组成通式为A1-x-yMoO4:Eux By,x和y的取值范围为:0.05≤x≤0.3,0≤y≤0.3,最佳值为x=0.25, y=0.25;其中,A为Zn及其替代元素Ca, Gd等碱土金属、稀土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B为Li+, Na+, K+中的一种或多种,且B为Li时效果最好。

本发明涉及的制备荧光粉的方法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6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