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沸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1201.6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华子乐;施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9/02 | 分类号: | C01B39/02;B01J29/89;B01J29/70;B01J35/10;C07C4/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孔沸 石材 料及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介孔沸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微观颗粒是具有连通介孔结构的球形或近球形特征的晶化沸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沸石材料的化学式为MxSiO(2+nx/2),其中:M为Al、Zr、Ti或Fe;x为M与Si的摩尔比,且0.001≤x≤0.1;n为M的化合价,且n的值为3或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其特征在于:当M为Al或Fe时,n为3;当M为Ti或Zr时,n为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沸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350~500m2/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观颗粒的粒径为0.5~2μm,介孔结构的孔径为8~3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晶化沸石为正交晶系,具有介孔结构和MFI型沸石的晶体。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固体凝胶的制备,陈化、加热处理,利用蒸汽进行晶化处理,干燥及煅烧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凝胶的制备是先将嵌段共聚物、水、硅的前驱物和金属元素的前驱物混合并搅拌,然后再加入四丙基氢氧化铵溶液,搅拌至形成固体凝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的前驱物与嵌段共聚物、四丙基氢氧化铵以及水的摩尔比分别为1∶0.0001~1∶0.05、1∶0.01~1∶1、1∶5~1∶200,且硅元素与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1∶0.001~1∶0.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的前驱物为正硅酸乙酯、硅酸盐或硅胶干凝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钠。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聚物为F127,P123,Brij58,Brij-35或Brij56。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元素的前驱物为金属的醇盐、金属的硫酸盐或金属的硝酸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元素为Al、Zr、Ti或Fe。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凝胶的制备是在室温下进行。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陈化处理是在室温下陈化3~48小时。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处理是在50~120℃下敞口加热3~45小时。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蒸汽进行晶化处理的温度为140~200℃,处理时间为10~240小时。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的温度为60~200℃,干燥的时间为1~10小时。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的温度为500~700℃,煅烧的时间为2~20小时。
2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催化剂用于大分子催化裂解反应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分子为分子中含有苯环并且苯环上含有两个以上支链的分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链为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在大分子裂化反应中的应用过程包括:先将所述的介孔沸石材料用铵盐溶液进行铵离子交换,然后煅烧、成型,制得氢型介孔沸石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12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的食品干燥剂组合物
- 下一篇:散热模块与其应用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