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51945.X | 申请日: | 201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波;张枝苗;高炜斌;王自瑛;徐亮成;徐永红;侯文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97/02;C08K13/02;C08K3/34;C08L23/06;C08L23/08;C08L27/06;C08L25/06;C08L23/12;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王淑勤 |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进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粉、蛭石粉及界面改性剂组成,各组分用量按质量份计如下:热塑性塑料30~80份,植物纤维粉30~70份,蛭石粉5~30份,界面改性剂2~10份;
所述蛭石粉为未经过膨胀的天然蛭石粉,细度为100~500目;
所述热塑性塑料为新热塑性塑料或废旧热塑性塑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用量按质量份计如下:热塑性塑料45~58份,植物纤维粉30~40份,蛭石粉10~20份,界面改性剂2~5份;
所述蛭石粉为未经过膨胀的天然蛭石粉,细度为100~300目;
所述热塑性塑料为新热塑性塑料或废旧热塑性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热塑性塑料或废旧热塑性塑料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粉是由锯末、木屑、竹屑、稻壳、麦秸、谷糠、大豆皮、花生壳或棉秸秆粉碎制得的植物纤维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纤维粉的细度为40~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改性剂为异氰酸盐、铝酸酯、钛酸酯、硅烷偶联剂、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6.一种权利要求1改进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粉、蛭石粉及界面改性剂各组分经过预混、塑化和造粒制得,具体操作如下:
①按热塑性塑料30~80质量份,植物纤维粉30~70质量份,蛭石粉5~30质量份,界面改性剂2~10质量份准备各组分,备用;所述蛭石粉为未经过膨胀的天然蛭石粉,细度为100~500目;所述热塑性塑料为新热塑性塑料或废旧热塑性塑料;
②预混
在高速混合机内加入步骤①准备的各组分,在30~60℃混合15~30min得到预混料;
③塑化
将步骤②所得预混料加入到密炼机或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60~200℃熔融共混5~10min得到塑化物料;
④造粒
将步骤③所得塑化物料进行造粒,即得到改进的木塑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按热塑性塑料45~58质量份,植物纤维粉30~40质量份,蛭石粉10~20质量份,界面改性剂2~5质量份准备各组分,备用;所述蛭石粉为未经过膨胀的天然蛭石粉,细度为100~300目;所述热塑性塑料为新热塑性塑料或废旧热塑性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改进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热塑性塑料或废旧热塑性塑料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纤维粉是由锯末、木屑、竹屑、稻壳、麦秸、谷糠、大豆皮、花生壳或棉秸秆粉碎制得的植物纤维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其植物纤维粉的细度为40~200目;所述界面改性剂为异氰酸盐、铝酸酯、钛酸酯、硅烷偶联剂、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19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