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选择性吸附单宁的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3095.0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炜;苏帝翰;穆畅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C07H13/08;C07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性 吸附 单宁 复合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选择性吸附单宁的复合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1)将质量分数为(1-15)%的凹凸棒悬浊液,于温度20-80℃水浴环境中搅拌超声协同处理1-4小时,之后于-20~-5℃冷冻2-6小时,然后于温度50-80℃干燥6-12小时,研磨后得凹凸棒纳米粉体;
(2)将上述凹凸棒纳米粉体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15)%的悬浊液,并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共混,于60-90℃反应1-4小时,之后过滤、洗涤,于温度50-80℃干燥6-12小时,得有机凹凸棒土;
(3)将皮粉胶原分散在NaCl质量分数为(1-5) %、甲酸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中,5-35℃超声处理20-60分钟,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20)%有机凹凸棒土悬浊液,调节pH至4.0-6.0,于10-35℃振荡混合3-6h,之后于-20~-5 ℃冷冻2-6 h,冷冻干燥至恒重,得到复合吸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选择性吸附单宁的复合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选择性吸附单宁的复合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阳离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15-45mmo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00g有机凹凸棒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选择性吸附单宁的复合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胶原是由动物皮经浸水回湿、去肉、脱脂、去毛等工序后得到的较纯净的胶原蛋白材料或利用制革鞣前皮边脚料,经解纤、脱水而得到的白色绒状纤维材料,即皮粉胶原,其细纤维长度为0.1-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30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