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1837.6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马青松;简科;徐天恒;刘海韬;陈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杨斌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1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增强 碳化硅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f/SiC)复合材料结合了碳纤维和SiC基体的优势,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烧蚀、抗冲刷、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能源技术、化工、交通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f/SiC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结构,如纤维状态及分布、基体特性、界面状况等方面,而材料的结构是由材料的制备工艺决定的。在Cf/SiC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工艺中,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在设备要求、复杂构件近净成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近十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种材料制备新工艺。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又称为先驱体转化法,是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陶瓷纤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工艺过程是以碳纤维预制件为骨架,真空排除预制件中的空气,采用主链含Si的有机聚合物(一般采用聚碳硅烷)溶液或熔融体进行浸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交联固化(或晾干),然后进行高温裂解使先驱体聚合物转化为SiC陶瓷基体。由于裂解小分子逸出形成气孔和基体裂解后的收缩,制备过程需多次实施浸渍裂解过程才能实现材料的致密化。
在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过程中,先驱体通过裂解转化为SiC基体,裂解过程对纤维、基体和界面的结构组成存在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对材料的性能有关键性的影响。目前,一般采用的裂解工艺主要以常压或加压裂解为主,现有的对真空裂解工艺进行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首周期,后续周期还是采用常压裂解,目的也只是为了得到较好的界面结合,结果得到的材料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与各周期均常压裂解得到的材料相当,并无明显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保护气氛、能减少样品表面粉尘、从而减少炉体和样品的清理时间、并能提供强耐高温性能和高抗氧化性能产品的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浸渍:准备碳纤维编织件并置于压力小于500 Pa的真空条件下,用聚碳硅烷先驱体溶液浸渍2 h~12 h;
(2)晾干:将浸渍后的碳纤维编织件于室温条件下晾干(晾干1 h~4 h即可);
(3)裂解:将晾干后的碳纤维编织件置于压力小于50 Pa的真空条件下,以1℃/min~3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1000℃~1600℃,到温后保温30 min~240 min进行裂解;
重复以上浸渍-晾干-裂解周期(优选的重复次数为15~25次),直至本周期结束时样品重量较上周期结束时样品重量增重不超过1%,完成制备,得到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
在其余裂解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采用的真空裂解与常压裂解相比,聚碳硅烷先驱体真空裂解得到的SiC基体结晶性能更好,基体中Si-O-C相成分更低,因此,制备的Cf/SiC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聚碳硅烷先驱体溶液优选为聚碳硅烷-甲苯溶液或聚碳硅烷-二甲苯溶液,所述聚碳硅烷先驱体溶液中聚碳硅烷的质量浓度为30%~70%。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碳纤维编织件优选为二维布、二维穿刺编织物、2.5维编织物、三维四向编织物、三维五向编织物或三维六向编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Cf/SiC复合材料与现有的Cf/SiC复合材料相比,SiC基体结晶性能更好,基体中Si-O-C相成分更低,从而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更高的抗氧化性能;
2、本发明的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无需保护气氛,减少了使用保护气氛的费用;
3、本发明的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始终采用真空裂解,能使裂解炉内保持干净,样品表面粉尘沉积较少,在制备Cf/SiC复合材料,尤其是制备大型复杂构件时,可减少炉体和样品的清理时间,也减少了炉体和样品因为清理而受损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用于性能对比的B1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电镜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A1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电镜照片;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用于性能对比的B1复合材料经耐高温实验后的断口形貌电镜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1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