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网印刷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0315.6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牛房信之;西登;小松龙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 |
主分类号: | B41F15/44 | 分类号: | B41F1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网 印刷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被印刷物利用刮板将粘性印刷材料经由具有规定的开口图案的印刷掩模而丝网印刷在被印刷物上的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丝网印刷,是孔版印刷方式的一种,通过刮压(利用刮板将膏剂(印刷剂)推出)而使油墨等的膏剂(印刷剂)通过具有开口图案的丝网从而将所希望的图案转印到被印刷物上,丝网印刷应用于IC基板的电路布线形成、FDP(Flat Display Panel:平面显示器面板)的图案形成(电极形成和荧光体充填)等各种各样的用途。
丝网印刷例如也应用于在向印刷布线基板上安装电子部件的实际安装作业之前所进行的软焊膏剂的印刷。软焊膏剂是将软焊合金粉末与高粘度液状焊剂(flux)混合并制成膏状而得到的,经由具有规定的开口图案的印刷掩模而被转印到基板上。在该丝网印刷中,广泛使用在机械强度等方面优良的金属制印刷掩模及金属刮板。
以下,就现行的软焊印刷,将印刷掩模称为金属丝网并将刮板称为金属刮板来进行说明。
金属刮板在使其前端部相对于金属丝网的丝网面倾斜规定的攻角(例如70度)的状态下,一边对表面上供给有软焊膏剂的丝网面施加压力(印刷压力)一边在印刷方向上滑动,由此,经由形成在金属丝网上的开口图案将基于软焊膏剂而形成的图案转印到被印刷物上。
在软焊膏剂印刷工序中所导入的印刷布线基板的印刷面上,存在有20μm~80μm左右的凹凸,该凹凸是此前工序中实施的阻焊剂(solder resist)、电极配线等导致的,因此,由不锈钢构成的厚度约为100μm的金属丝网在印刷时被这些印刷布线基板的凹凸局部地向上方推起,从而在金属掩模与印刷布线基板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当金属刮板通过因印刷布线基板的印刷面的凸部而隆起的金属丝网的凸部时,会在两者之间产生空隙,从而成为引起印刷不良的原因。
为了防止这一情况,一边对金属刮板施加大的印刷压力一边进行印刷从而将上述空隙抑制得较小。因此,以往的金属刮板由耐磨性好的特殊钢(超硬合金)制造,以提高其耐久性。此外,作为这些情况的解决方法,在日本特开平10-10037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有如下记载:在金属刮板的与印刷方向相反侧的前端部,通过蚀刻形成锥面,使其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即使以较小的印刷压力也能够进行稳定的印刷,从而降低了对金属丝网的丝网面的损伤。
在日本特开平6-21082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的金属刮板:为了使与丝网面相对滑动时的摩擦为最小限度,通过将刮板前端部圆化(截面为圆弧状)形成来减小与丝网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进行稳定的印刷,并且能够防止丝网面轻易损伤。但是,虽然在上述的公报中没有记载其制作方法,但被认为该刮板前端部是通过后加工进行机械磨削等而圆化形成的。
作为因被印刷物的层差而导致的印刷不良的解决方法以及金属丝网的损伤降低方法,采用代替金属刮板而使用树脂制的刮板进行印刷的方法。
以下,就采用了树脂制的刮板的丝网印刷,将印刷掩模称为网筛(mesh screen)并将刮板称为聚氨酯刮板来进行说明。
在以往的聚氨酯刮板中,有平刮板、方刮板、尖角刮板等。例如,作为以往的例子,能够列举出日本特公平1-01927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由橡胶质弹性体形成为尖角状的刮板。
作为对平刮板来说成为课题的使攻角稳定化的方法,如日本实开平3-055230号公报(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那样、提出了以玻璃环氧树脂作为支承体的由聚氨酯制橡胶构成的刮板。该刮板由基端部安装在支架上的支承体和在该支承体的与基端部相对的前端部以覆盖该前端部的方式一体地固定的刮板部构成。使上述支承体的材质为具有弹性恢复力的玻璃环氧树脂制,并且使其形状为平板状。
此外,刮板部其材质为聚氨酯橡胶制,在与进行刮压的刮板前端部相对的刮板另一端部,设有横贯宽度方向的槽部,并以夹持支承体的前端部的方式固定为一体。
根据该以往的例子,采用这样的结构的刮板,并在其基端部侧将其固定在支架上,由此,能够在丝网面上进行刮压。此时,若长时间地进行刮压,即使刮板部的前端部因油墨溶剂而发生变化(膨润),由于支承体的材质为玻璃环氧树脂制,因此,刮板整体的力道也不会变化,能够稳定地进行刮压。
此外,作为将玻璃环氧树脂作为支承体的由聚氨酯制树脂构成的刮板的改进方法,在日本特开2005-319816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下述刮板:使刮板部具有充分的厚度,由此,得到能够在刮板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范围内形成锥部的刮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