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2839.0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0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潘道良;苏广春;关井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053 | 分类号: | H01F1/053;C22C30/02;B22F3/16;C22F1/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永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钐钴系永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超低温度系数2:17型钐钴系的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m2Co17永磁体是20世纪70年代在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磁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代稀土永磁。它是由稀土金属钐(Sm)与3d过渡族金属钴(Co)等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为基体的永磁材料。其具有居里温度高(高于820℃)、较高的内禀矫顽力及低的温度系数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微波通讯、电机工程、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领域。Sm2Co17永磁材料尽管具有优异的磁性能,但由于其主要成分是储量稀少的Sm和稀缺、昂贵的战略金属Co,因此它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特别在80年代NdFeB永磁的发现和快速发展给其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但到90年代未,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航天、航空、航海以及现代军事技术发展的需求,对稀土永磁材料的使用环境应用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1994年美国国防部和美国科学研究学会空军研究处委托Electron Energy Corporation研制军用车辆以及飞机电力设备上使用的高温永磁体开始,Sm2Co17永磁材料重新得到重视,并使其迅速发展,现该永磁材料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主要应用于军事装备和国防工业中。
但是,应用于军事装备和国防工业中的钐钴永磁体,不仅要求具有高温磁性能,同时还要求磁体具有较高的温度稳定性,即要求永磁体要具有足够小的剩磁温度系数,以保证永磁体制备的器件在-30℃~300℃环境温度下仍能够稳定工作。
目前具有高温度稳定性的永磁材料主要有AlNiCo合金、1:5型钐钴合金及2:17型钐钴合金,其开路磁感温度系数小于-0.04%/℃。但前两种合金的最大磁能积较低,很难提供足够大的磁感应强度,因此2:17型钐钴合金成为具有低温度系数永磁体的最佳选择。
一般具有较高磁能积的2:17型钐钴合金的温度系数在-0.03%/℃左右,通过添加重稀土元素的方法可以使2:17型钐钴合金的剩磁温度系数达到-0.02%/℃,而降低剩磁温度系数主要通过添加重稀土元素镝(Gd)来完成。但,同时镝的加入又会造成永磁体磁性能较大程度的下降。而且,镝元素的价格昂贵,目前其价格达到4400元/Kg,这样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就会大大提高制作成本。而且,现有的2:17型钐钴合金的制备工艺复杂,增加了生产周期,不利于产品的迅速问世。
因此,具有低剩磁温度系数与高磁能积且成本低、工艺简单的钐钴永磁体材料一直是钐钴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具有较低的剩磁温度系数又具有高磁能积,且制作成本低的稀土永磁体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稀土永磁体材料,该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制备:钐14%~20%,钴45%~50%,铁12%~16%,铜3%~7%,锆1%~3%,重稀土元素5%~15%。
本发明上述的重稀土元素为镝、钆和铒,三种组分的各自用量分别为镝1%~4%、钆2%~6%、铒2%~5%。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的上述稀土永磁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原料:将钐、钴、铁、铜、锆及三种重稀土元素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料,钐14%~20%,钴45%~50%,铁12%~16%,铜3%~7%,锆1%~3%,重稀土元素5%~15%;
(2)制速凝铸片:通过速凝薄片技术来制备合金铸片,获得晶粒细小、成分均匀的合金铸片;
(3)制粉:将步骤(2)中得到的合金铸片进行氢破碎和棒磨,得到平均粒径3.0~5.0微米的磁粉;
(4)取向压制成型:将步骤(3)中得到的磁粉在2~2.5T的取向磁场、4~5MPa压力下压制成型,然后再在200~300MPa的压力下冷等静压,得到钐钴毛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