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污泥制作的免烧砖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0300.3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5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黄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政中新型环保免烧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制作 免烧砖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烧砖,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污泥制作的免烧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免烧砖一般情况下是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等(以上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已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行业中。
目前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全国各地大量兴建污水处理厂,对城市产生的生活及生产污水进行处理,使得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但是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其随之产生的大量污泥却没得到相应处理或有效利用,往往造成对环境二次污染。如株洲的龙泉污水处理厂,其污水总处理量为10万吨/日,其污水处理效果达标,经过龙泉污水处理厂处理过达标排放的尾水,能成为附近东湖公园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养鱼浇灌都没问题。但是其产生的副产品——污泥,一直以来采用的是露天堆放,其气味难闻,严重影响周围地区的环境卫生。面对着越堆越多的污泥,污泥的二次污染处理问题与资源化的综合利用急需加以解决。
本发明人通过对龙泉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免烧砖所需原料及制作工艺,进行反复的研究试验,终于开发出一种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免烧砖,该免烧砖强度高、耐久性好,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能很好的处理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且有效的对污泥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污染资源浪费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污泥制作的免烧砖,该发明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不但解决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污染处理问题,利于环保,且是对于资源化的综合利用,并且所制作出的免烧砖强度高、耐久性好。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污泥制作的免烧砖,由以下比例的原料制成:
污泥骨料:35%~45%
石粉:45%~55%
水泥:8%
早强剂:2%
所述污泥骨料由以下比例的原料制成:
污泥:58%~62%
生石灰: 37%~41%
硫酸铁: 0.9%~1.1%
通过搅拌充分混合反应,制成含水率为30%~50%污泥骨料。
所述污泥为污水处理厂含水率为80%~85%的污水,所述石粉可以为石头或者建筑垃圾粉碎颗粒。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污泥制作的免烧砖制作方法,其制作步骤如下:
(1)按污泥骨料原料的配比,把污泥,生石灰,硫酸铁加入搅拌机3到5分钟,搅拌均匀原料反应脱水得到含水率30%~50%的污泥骨料;
(2)按上述比例配料,把污泥骨料,石粉,水泥分别置于强力式搅拌器3到5分钟搅拌,搅拌均匀;
(3)将上述搅拌均匀的配料通过螺旋式输送机送入制砖机,制作成型、脱模制成坯砖;
(4)将坯砖进行码垛,自然养护25~32天即成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该发明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不但解决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污染处理问题,利于环保,且是对于资源化的综合利用,并且所制作出的免烧砖强度高、耐久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以株洲龙泉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为原料,实施例所用污泥的含水率为82%,共500kg,加入搅拌机中,开动搅拌机,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依次加入下述物料:生石灰325kg,硫酸铁8.4kg;等原料全部加入后再继续搅拌3分钟原料充分反应脱水得到污泥骨料600kg;再将污泥骨料600kg,石粉或建筑垃圾粉碎400kg,水泥80kg,置于三仓搅拌强力式搅拌器5分钟,搅拌均匀;然后将搅拌均匀的配料通过螺旋式输送机送入制砖机,制作成型、脱模制成坯砖1050kg;再将坯砖进行码垛,自然养护28天即得到免烧砖85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政中新型环保免烧砖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政中新型环保免烧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0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