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温管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5429.1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杨永军;荆卓寅;董素君;赵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9/02;B32B9/04;B32B15/18;B32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温 及其 制作 工艺 | ||
1.一种高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耐高温的陶瓷内衬;
最外层的不锈钢的水冷外套;
柔性高温保温材料的中间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高温保温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管,其特征在于为耐高温陶瓷留有膨胀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管,其特征在于,陶瓷内衬与水冷外套同轴设置,且在所述高温管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工装。
5.一种高温管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耐高温的陶瓷内衬套入水冷外套中,
将耐高温的陶瓷内衬与水冷外套的两端分别用工装固定,
将陶瓷内衬与水冷外套调整至同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振荡器充分振荡柔性高温保温材料,使之变成浆糊状的粘稠浆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该柔性高温保温材料的粘稠浆体灌入耐高温陶瓷和水冷外套之间,
用工具将灌入耐高温陶瓷和水冷外套之间的该柔性高温保温材料的粘稠浆体压实,
取出工装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制作好的管道放置在烘箱中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4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