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滤与膜滤集成的连续真空切换式脱除盐酸左旋咪唑中的活性炭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3330.3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1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桂;陶月宝;赵士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513/04 | 分类号: | C07D513/04;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连续 真空 切换 脱除 盐酸 咪唑 中的 活性炭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化工方法及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纱滤与膜滤集成的连续真空切换式脱除盐酸左旋咪唑中的活性炭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盐酸左旋咪唑为四咪唑的左旋体,可选择性地抑制虫体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延胡索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从而影响虫体肌肉的无氧代谢,减少能量产生。当虫体与之接触时,能使神经肌肉去极化,肌肉发生持续收缩而致麻痹;药物的拟胆碱作用有利于虫体的排出。其活性约为四咪唑(消旋体)的1-2倍,但毒副作用则较低。另外,药物对虫体的微管结构可能有抑制作用,还有免疫调节和免疫兴奋功能。
盐酸左旋咪唑生产过程中,采用活性炭脱色,然后采用两次布袋和一次过滤纸进行过滤活性炭,由于常压过滤,速度慢,同时布袋等与过滤设备表面之间黏帖困难,会有少量活性炭渗漏在盐酸左旋咪唑成品中,盐酸左旋咪唑成品质量要求活性炭含量低于3-5粒/20g,故少量活性炭的渗漏也会影响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纱滤与膜滤集成的连续真空切换式脱除盐酸左旋咪唑中的活性炭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是将一种真空两次切换纱滤与膜过滤集成,用于盐酸左旋咪唑脱活性炭,所用装置集真空两次切换纱滤与膜滤于一体,装置除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外,还有脱活性炭彻底、不易堵塞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滤与膜滤集成的连续真空切换式脱除盐酸左旋咪唑中的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⑴.含活性炭的盐酸左旋咪唑水溶液(也称为物料,或原料),打入连续真空吸滤装置中,大孔径吸滤袋的纱滤;
⑵.纱滤后的含活性炭的盐酸左旋咪唑水溶液在连续真空吸滤装置的底部,进一步经过滤布的底部吸滤;
经步骤⑴、⑵的连续真空切换式吸滤,去掉其中98-99%的活性炭;
⑶.步骤⑴和⑵处理过的盐酸左旋咪唑水溶液,再采用管式无机陶瓷膜进行微滤,去掉剩余的活性炭;
重复以上步骤⑴与步骤⑵,至全部含活性炭的盐酸左旋咪唑水溶液处理完毕。活性炭去除率达到100%。
其中步骤⑴、⑵所使用的设备是:连续真空吸滤装置,设有吸滤桶,其特征在于,在吸滤桶上外侧设有吸滤袋的安装槽,所述吸滤袋的孔径为0.3-0.35μm;在外壳上下设有出料口,下部出料口设有滤布和真空阀门,真空阀门通过接管与缓冲罐连接;该缓冲罐上设有进料口、放空阀门和出料阀门,缓冲罐底部出料阀门与步骤⑵所使用的膜过滤装置连接;
步骤⑶所使用的无机陶瓷膜微滤装置,内部设管式无机陶瓷膜,膜孔径为0.25μm。
本发明有以下优化方案:
1、所述的“连续真空切换式吸滤和膜过滤集成脱活性炭的工艺”, 具体操作方法参照图1:所述步骤⑴的具体操作包括:⑴-1.首先关闭放空阀4、8,打开真空阀5、7和9;将物料连续打入连续切换式吸滤装置中;⑴-2.当出口真空表下降至0.01MPa不变时,停止加料,关闭阀门5,打开阀门6;⑴-3.直至真空表下降至0.01MPa不变;关闭阀门7和9、打开放空阀4和8;⑴-4.放开法兰18,去除连续切换吸滤装置中的活性炭;所述步骤⑶的具体操作包括:⑶-1.打开阀门11,由进料泵12将缓冲罐中液体打入膜过滤装置15中,⑶-2.当膜过滤装置底部压力迅速上升时,关闭阀门14;⑶-3.去除膜管中活性炭。
2、所述“连续真空切换式吸滤装置”,是由吸滤壳和吸滤桶构成,在真空条件下操作时,先打开上面真空阀门,然后再打开底部阀门,保证滤饼中无盐酸左旋咪唑和水。
3、所述“膜过滤”,是由过滤壳和管式无机陶瓷膜构成,过滤时,原料底部进,上部出。
4、所述的“吸滤真空阀门”与“缓冲罐真空阀门”的连接方式,是通过90度管、连接法兰与凹形法兰连接。
5、所述的吸滤桶设计成上面圆筒形,下面为椭圆形,壁面开有均匀的圆孔,上侧设有凹槽,吸滤袋套在吸滤桶的外侧。
6、所述底部吸滤,滤布是设置在所述的凹形法兰片中,凹形法兰与吸滤器底部法兰通过卡套连接,便于撤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3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研磨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机床用超长光栅尺逆辊压印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