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冷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1477.0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包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13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冷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出现了世界性石油危机以来,能源和节能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对于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集中空调、采暖、被动式太阳能及废热费冷利用等领域。蓄冷剂就是从相变储能这一概念引出的,对于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空调制冷与食品和医药疫苗等冷链运输领域的应用领域。
食品和医药疫苗等冷链运输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冷链环节的断链,食品和药品经过产地预冷装入运输车达到销售地的批发市场最后进入零售环节储存,在这几个环节中都容易出现冷链的断链。蓄冷剂就是主要针对从产地预冷到运输车以及从批发市场到达零售商以及零售商的储存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食品药品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食品药品贮运温度的波动,实现贮藏温度的连续性,最大化的控制产品的质量,提高附加值。
蓄冷技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蓄冷剂的种类也在不断的更新,其中有的向氯化钠水溶液里添加聚N-乙烯基乙酰胺、硼酸钠,制成蓄冷剂;还有一种蓄冷剂,是在水中充分膨胀的聚乙烯醇和硼砂交联反应生成体形结构,然后吸收大量水分膨胀成半透明易流动凝胶,在现有的蓄冷剂技术中,大量使用硝酸铵、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钙、尿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等原料加水为蓄冷剂,其优点是蓄冷速度快,不足之处是存在析冰现象,蓄冷出效果不太理想,蓄冷时间相对较短,应用领域单一。
中国专利CN1362462A,公开日为2002年8月7日,公开了一种蓄冷剂,它包括含有氯化铵及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的氯化铵重量百分比含量为8-30%,所述的金属氯化物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19%。本发明虽然基本解决了析冰现象,但是蓄冷效果和蓄冷周期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蓄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蓄冷效果好,蓄冷周期较长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冷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聚丙烯酸酯 2%-20%,
食用油脂 2%-20%,
醋酸乙烯共聚物 2%-20%,
淀粉 2%-20%,
亚硝酸钠 2%-16%,
水 余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蓄冷剂进一步包括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聚丙烯酸酯 10-15%,
食用油脂 10-12%,
醋酸乙烯共聚物 15%-18%,
淀粉 15%-20%,
亚硝酸钠 14%-16%,
水 余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蓄冷剂进一步包括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聚丙烯酸酯 12%,
食用油脂 11%,
醋酸乙烯共聚物 16%,
淀粉 18%,
亚硝酸钠 15%,
水 28%。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蓄冷剂的制备方法,按比例准确地称取聚丙烯酸酯、食用油脂、醋酸乙烯共聚物、淀粉、亚硝酸钠和水,加入混合器中,加热到32-40℃,搅拌1-2h,使其混合均匀,冷却20-24℃,成为胶冻状,用塑料袋或者塑料盒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蓄冷效果好,蓄冷量大,蓄冷周期较长。
2、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安全可靠,并且可反复使用。
3、本发明减少了运输和储存的成本,在节能减排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1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