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标签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0632.9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4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坂间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H01Q1/22;H01Q1/38;H01Q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成坤;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标签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或者接收信息的RFID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物品的信息管理及物流管理等中,正在推进能进行信息读取、写入的使用半导体芯片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的利用。
该RFID标签包括:IC芯片,具有记录信息的存储器;天线,以无线的方式发送该IC芯片的存储器中所记录的信息,另外还接收信息及输送的电力;基体,搭载天线。记录在IC芯片中的信息由于可以和读写器进行通信,因而可以利用读写器以非接触的方式读取记录在IC芯片中的信息。另外,反之还可以将其写入IC芯片。
UHF(Ultra High Frequency/特高频)频带或SHF(Super High Frequency/超高频)频带的RFID标签的天线主要使用带状的偶极天线。该天线例如使导体成为长方形的板状来形成,或者通过在基体上涂敷Ag膏(ペ一スト)那样的导体来形成。这里,在天线内,作为取得天线和IC芯片之间的阻抗匹配所用的阻抗匹配机构,形成L字状等的狭缝。
也可以在RFID标签的IC芯片中具备拥塞控制功能,能够由读出装置集中读取多个RFID标签。因此,存在对安装RFID标签后的多个文件进行集中管理的实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7918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在文件上安装RFID标签时,由于文件格式的原因,一般安装于同样的地方。但是,在安装了RFID标签的文件较薄时,若将它们捆扎起来则成为RFID标签接近并且重叠的状态。若成为了这种状态,则RFID标签的IC芯片和天线之间的阻抗匹配从在单独状态的RFID标签中所调整的值发生变化。该阻抗的变化根据RFID标签通信距离极端的减少、情况的不同而使通信变得困难。其结果为,在RFID标签密集的状态下变得无法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RFID标签对于进行IC芯片和标签天线之间的阻抗匹配所用的阻抗匹配电路,其配置为遮盖该电路并且重叠导电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便使RFID标签接近进行配置,仍能够达到RFID标签的通信距离。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RFID标签的附图。
图1(b)是图1(a)的A-A′线截面图。
图1(c)是图1(a)的B-B′线截面图。
图2是表示导电体4的宽度和本实施方式RFID标签的通信距离关系的附图。
图3是表示导电体4的长度和通信距离关系的附图。
图4是使导电体4沿着第1天线1的长边方向移动,表示那时的通信距离变化的附图。
图5是表示绝缘体基体2的厚度和RFID标签单个的通信距离关系的附图。
图6是表示绝缘体基体2的厚度和按0.3mm间隔所配置的RFID标签的通信距离关系的附图。
图7(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RFID标签的附图。
图7(b)是图7(a)的A-A′线截面图。
图7(c)是图7(b)的应用图。
图8(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RFID标签的附图。
图8(b)是图8(a)的上面图。
图8(c)是表示导电体4a和狭缝5之间的位置关系异例的附图。
图9是表示导电体4a的长度和通信距离关系的附图。
图10是表示第1天线11和通信距离关系的附图。
图11是表示因2个导电体4a形成的间隙(Gap)和IC芯片的位置关系而产生的通信距离变化的附图。
图12(a)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RFID标签的附图。
图12(b)是图8(a)的上面图。
图13(a)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RFID标签的附图。
图13(b)是图13(a)的上面图。
图13(c)是表示图13(a)异例的附图。
图14(a)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RFID标签的附图。
图14(b)是图14(a)的上面图。
图14(c)是表示图14(b)的A-A′线截面图。
图15(a)是表示制造本发明RFID标签的1例的附图。
图15(b)是图15(a)的上面图。
图15(c)是图15(a)的背面图。
符号说明
1、11、12、13、14:第1天线
2:绝缘体基体
2a:带状基体
3:IC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6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