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式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2215.3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谭定忠;景年盛;杨瑞明;蔡威;胡春林;张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定忠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生物 燃料 颗粒 成型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主要研究齿轮式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用于生产生物质成型颗粒,属于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械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最常见的生物质固化成型设备主要有三种:螺旋挤压式成型机、活塞冲压式成型机以及压辊式颗粒成型机。但是还是存在一些足之处,在制粒时,物料经高温,高压有效成分易产生变化,动力利用效率低,同时易损部件磨损快,维修费用高,可靠性差,能耗高,连续运行能力低,连续工作时间短。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齿轮式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将秸杆、农作物废弃物、薪炭林和林业及木材加工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压缩成生物质成型颗粒。主要应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成型颗粒。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装置在设计结构和工作原理上都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本装置包括机壳[1]、齿轮式对辊1[2]、齿轮式对辊2[3]、轴承2[4]、轴承1[5]、大齿轮2[6]、大齿轮1[7]、成型孔[8]、切刀[10]、出料斗[12]、进料斗[13]、小齿轮[14]、轴[15]、其特征是挤压装置由齿轮式对辊1[2]和齿轮式对辊2[3]构成的,并且在齿轮式对辊上设有成型孔[8],其成型孔[8]带有一定锥度的管状结构。其特征是齿轮式对辊1[2]和齿轮式对辊2[3]通过齿根与齿顶的相互啮合,将物料从成型孔[8]挤压出来。其特征是出料装置是由切刀[10]和出料斗[12]构成的,在安装出料斗[12]时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其特征是齿轮式对辊2[3]两边分别套有轴承2[4]和轴承1[5],还有大齿轮2[6]。其特征是进料斗[13]设置在两齿轮式对辊正上方,进料斗[13]的出料口处设计成长方形,物料正好落到两齿轮式对辊之间。
本发明专利的工作原理是:电机加减速器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轴上的小齿轮,然后由小齿轮带动大齿轮1和大齿轮2,由于齿轮式对辊1上套有大齿轮1和轴承1,齿轮式对辊2上套有大齿轮2和轴承2,所以最终将动力传给齿轮式对辊1和齿轮式对辊2,与此同时粉碎后的物料经进料斗的进料搅拌装置,源源不断的将物料送往现齿轮式对辊之间,物料在进入齿轮式对辊轮处,受齿根和齿顶之间的挤压力,摩擦力,运转时剪切力的相互作用,使物料源源不断的被告强制挤压入成型孔内进行成型,然后现经过切刀把成型后的生物质燃料进行切断,最终落到出料斗中,并滑落下来,从而完成了了生物质物料制粒的整个过程。
本申请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生产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磨损件少,可实现长时间连续化作业。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发明齿轮式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纵向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发明齿轮式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侧向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发明齿轮式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发明齿轮式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局部放大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作更详细的描述:电机加减速器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轴上的小齿轮[14],然后由小齿轮带动大齿轮1[7]和大齿轮2[6],由于齿轮式对辊1[2]上套有大齿轮1[7]和轴承1[5],齿轮式对辊2[3]上套有大齿轮2[6]和轴承2[4],所以最终将动力传给齿轮式对辊1[2]和齿轮式对辊2[3],与此同时粉碎后的物料经进料斗[13]的进料搅拌装置,源源不断的将物料送往现齿轮式对辊1[2]和齿轮式对辊2[3]之间,物料在进入齿轮式对辊轮处,受齿根和齿顶之间的挤压力,摩擦力,运转时的剪切力的联合作用,使物料源源不断的被告强制挤压入成型孔[8]内进行成型,然后现经过切刀[10]把成型后的生物质燃料进行切断,最终落到出料斗[12]中,并滑落下来,从而完成了了生物质物料制粒的整个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定忠,未经谭定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2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