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机动化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联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3951.3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3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S.圣马卡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欧陆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20/00 | 分类号: | B60W20/00;B60W10/06;B60W10/02;B60W10/04;B60W30/182;B60K6/4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陶梅;杨国治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机动 设备 控制 方法 以及 相关 | ||
1.一种陆用混合动力车辆的机动化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机械功率传输线(12)和第二机械功率传输线(13),其中所述第一机械功率传输线包括内燃机(1),所述内燃机与第一电机(9)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功率传输线包括第二电机(4),所述第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车辆的轮子(5)转动,所述两个电机(9、4)能够被控制成马达或发电机,且与电能储存系统(3)连接;
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用于联接-解除联接所述两个机械功率传输线(12、13)的“开或关”联接-解除联接系统(10);
·所述各个元件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计算器(14)连接;
·比较装置,所述比较装置用于比较以下两个方面:
- 一方面,所述内燃机(1)在并联模式下的燃料消耗,即所述内燃机(1)在无电动辅助的给定时刻的燃料消耗,其中所述并联模式被定义为如下模式:在该模式中,所述内燃机(1)的轴通过各种机械齿轮传动件来驱动所述轮子(5),所述两个机械传输线(12、13)通过所述联接装置(10)连接;和
- 另一方面,基于所述内燃机(1)的最优燃料消耗并在该最优燃料消耗上加上由于激活串联模式的电动链(3、4、9)所造成的损失而计算出的等效燃料消耗,其中所述串联模式被定义为如下模式:在该模式中,所述车辆的牵引由所述第二电机(4)单独地保证,所述两个机械传输线被所述联接装置(10)分开,所述内燃机(1)在对应于最小燃料消耗区域的最优运行区域中的间断的使用允许定期为所述电能储存系统(3)充电,以满足所述轮子(5)处的持续的功率需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变速箱(11),所述变速箱布置在所述机械功率传输线(12、13)中的一个上。
3.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机(4、9)的尺寸按照大约为10至30kW的功率来设计。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储存系统(3)为快速充放电类型的。
5.一种类型对应于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混合动力车辆机动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于使用至少两个不同的结构模式:
·并联模式,在所述并联模式中,所述内燃机(1)的轴通过各种机械齿轮传动件来驱动所述轮子(5),所述两个机械传输线(12、13)通过所述联接装置(10)来连接;
·串联模式,在所述串联模式中,所述车辆的牵引由所述第二电机(4)单独地保证,所述两个机械传输线被所述联接装置(10)分开,所述内燃机(1)在对应于最小燃料消耗区域的最优运行区域中的间断使用允许定期为所述电能储存系统(3)充电,以满足所述轮子(5)处的持续的功率需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一个模式到另一个模式的转换由比较步骤来确定,所述比较步骤将所述内燃机在并联模式下的燃料消耗、即所述内燃机(1)在无电动辅助的给定时刻的燃料消耗与基于所述内燃机(1)的最优燃料消耗并在该最优燃料消耗上加上由于激活串联模式的电动链(3、4、9)所造成的损失而计算出的等效燃料消耗进行比较。
7.如权利要求5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以低功率被牵引的配置中,所述计算器(14)使用所述串联模式,并间断地使用所述内燃机(1)。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以正常功率被牵引的配置中,所述计算器(14)使用所述并联模式,并仅使用所述内燃机(1)来驱动所述轮子(5)。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以高功率被牵引的配置中,例如在剧烈加速的情况下,所述计算器(14)使用所述并联模式,并且所述两个电机(4、9)按照马达模式来使用,以和所述内燃机(1)一起驱动所述轮子(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欧陆汽车公司,未经法国欧陆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39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