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具有热感应自组装性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组合物及其在智能玻璃技术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54658.0 申请日: 2010-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2892834A 公开(公告)日: 2013-01-23
发明(设计)人: 温维佳;沈平;李家星;龚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 香港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8L71/02 分类号: C08L71/02;C09K3/00;B32B1/06;B32B17/06;E06B9/24
代理公司: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丁业平;张天舒
地址: 香港九*** 国省代码: 中国香港;8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包含 具有 感应 组装 性质 离子 表面活性剂 组合 及其 智能 玻璃 技术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主题大体上涉及具有热感应自组装性质的表面活性剂在改变含有该表面活性剂的组合物的透明度或不透明度中的用途。在这方面,代表性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含有聚乙氧基的那些表面活性剂,如三嵌段聚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EO-PPO-PEO或EPE):

或4-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0):

背景技术

智能窗户是可以感觉到外部刺激(如光、热、或电)并对这些刺激产生响应的系统。其能控制光的通过,具有可逆控制室内光和温度的优点,有望用在下一代家庭或工业窗户上。多年以来,已对各种各样的系统进行了测试。

智能液体和水凝胶已带动新型材料的发展,这些新型材料已被用在光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领域中。(见Y.D.Ling,M.G.Lu,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 2009,16,29;G.Masci,C.Cametti,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9,113,11421;J.Zhang,L.Y.Chu,Y.K.Li,Y.M.Lee,Polymer 2007,48,1718;S.F.Yan,J.B.Yin,Y.Yu,K.Luo,X.S.Chen,Polymer International 2009,58,1246;J.R.Moon,J.H.Kim,Macromolecular Research 2008,16,489;J.P.Chen,T.H.Cheng,Polymer 2009,50,107;D.Chacon,Y.L.Hsieh,M.J.Kurth,J.M.Krochta,Polymer 2000,41,8257;B.Tasdelen,N.Kayaman-Apohan,O.Guven,B.M.Baysal,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2004,15,528;D.Schmaljohann,D.Beyerlein,M.Nitschke,S.Zschoche,C.Werner,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3,225,U709;N.Morimoto,T.Ohki,K.Kurita,K.Akiyoshi,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2008,29,672;Y.Y.Lang,S.M.Li,W.S.Pan,L.Y.Zheng,Journal of Drug Deliv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16,65;H.Yang,Y.B.Tan,Y.X.Wang,Soft Matter2009,5,3511)。这些材料通常可以划分为三类:电致变色材料、热致变色材料和光致变色材料。例如,电致变色窗户通常是由液晶夹在两个涂覆有氧化铟锡(ITO,一种透明导电材料)的玻璃或塑料面板之间的结构构成的。当向ITO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取向改变,从而能够允许或防止光通过所述窗户。

同样,热致变色智能窗户通常利用二氧化钒(VO2)类的材料,此类材料在临界温度Tc下从半导体结构转变为金属结构。该转变伴随光学性质的突变,从透明转变为不透明。

目前人们正在考虑将这些热致变色材料用在热调节智能窗户、智能屋顶、用在信息和交通工程上的大面积显示屏以及在医学技术上的温度感应应用中(见A.Seeboth,J.Kriwanek,R.Vetter,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1999,9,2277;W.Y.Chung,S.M.Lee,S.M.Koo,D.H.Suh,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4,91,890;K.C.Labropoulos,D.E.Niesz,S.C.Danforth,P.G.Kevrekidis,Carbohydr.Polym.2002,50,39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科技大学,未经香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4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