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靠背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4300.1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E·B·迈克拉克;G·R·拉弗雷博伊西;D·J·萨金南;O·泽卡维卡;A·凯梅德;J·F·普罗斯尼维斯基;A·I·巴林;N·L·佩托霍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郑建晖;杨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靠背 结构 | ||
1.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所述靠背结构具有一个背板元件(2)和一个座椅靠背框架元件(1),所述背板元件(3)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元件(1)固定至彼此,其中所述背板元件(2)或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元件(1)中的至少一个被提供为热塑性复合材料,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热塑性化合物材料和增强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所述增强材料占50%重量百分比或多于50%重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其中相对于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所述增强材料占65%重量百分比或多于65%重量百分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其中相对于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所述增强材料占80%重量百分比或多于80%重量百分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其中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被预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其中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被预制为带状形式、或膜状形式、或箔状结构或片状的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其中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PET作为热塑性化合物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其中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至少部分设置为中空的,或至少部分包括一个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其中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泡沫材料(22)或泡沫芯元件(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其中所述泡沫芯元件(22)的密度等于或高于0.040g/cm3,以及等于或低于0.120g/cm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其中所述泡沫芯元件(22)的密度等于或高于0.060g/cm3,以及等于或低于0.100g/cm3。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其中所述泡沫芯元件(22)的密度等于或高于0.075g/cm3,以及等于或低于0.085g/cm3。
12.制造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3)的方法,所述靠背结构(3)具有一个背板元件(2)和一个座椅靠背框架元件(1),所述背板元件(3)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元件(1)固定至彼此,其中所述背板元件(2)或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元件(1)中的至少一个被提供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制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
——热成形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
——冲压或切割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
其中在热成形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之前或之后进行冲压或切割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被预制为带状形式、或膜状形式、或箔状结构或片状的形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背板元件(2)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元件(1)被提供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背板元件(2)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元件(1)通过热成形相互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森自控科技公司,未经江森自控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43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复合物放电电极
- 下一篇:辅助光学字符识别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