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料供给方法及原料供给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6998.2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3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平兼慎司;桥本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3/00 | 分类号: | C03B3/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 供给 方法 装置 以及 玻璃板 制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玻璃原料投入到玻璃熔融炉的熔融槽中的原料供给方法及原料供给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将玻璃原料投入到玻璃熔融炉的熔融槽中的原料供给方法,通常已知有使用螺旋送料器、振动送料器、毯式送料器、振荡送料器或使用它们的组合的原料供给方法。这些均是将与玻璃熔融炉相邻设置的料斗(原料罐)内的玻璃原料投入到玻璃熔融炉的熔融槽中的方法。
投入到熔融槽中的玻璃原料在熔融槽内的熔融玻璃上漂浮且在向下游侧移动的过程中逐渐熔融于熔融玻璃。为了使玻璃原料有效地熔融而需要将玻璃原料宽幅、薄且稳定地按照一定量地投入到熔融槽。
例如,作为使用了螺旋送料器的原料供给方法,已知有在玻璃熔融炉的原料投入口处朝向炉内沿多个方向形成有倾斜面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方法,能够将玻璃原料宽幅地投入到熔融槽中。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0-3164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料斗与玻璃熔融炉相邻,因此利用来自玻璃熔融炉的辐射热对料斗内的玻璃原料进行加热。
在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玻璃原料中通常混合硼化合物来使用。
作为硼化合物,通常使用硼酸(H3BO3)。该硼酸是水合物,在加热时放出水合水。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硼酸而使用对硼酸进行加热处理而得到的无水硼酸(B2O3),但制造成本升高。
如此,在玻璃原料含有水合物时,若利用来自玻璃熔融炉的辐射热对料斗内的玻璃原料进行加热,则有时放出水合水而成为块状。这种情况下,存在玻璃原料成为块而被向熔融槽投入的情况。
向熔融槽投入的玻璃原料利用玻璃熔融炉内的火焰热、辐射热、来自熔融玻璃的传热被从外侧加热而熔融,因此若成为块而投入时,在内侧会封入比较大的气泡。气泡会成为所制造的玻璃板的缺陷。另外,玻璃原料由熔点不同的多种原料构成,因此当成为块而投入时,到整体熔融为止需要花费时间,熔融玻璃的组成有时会变得不均一。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含有水合物的玻璃原料适当地投入到玻璃熔融炉的熔融槽中的原料供给方法及原料供给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料供给方法将与玻璃熔融炉相邻设置的原料罐内的玻璃原料向所述玻璃熔融炉的熔融槽投入,其中,
将所述原料罐内的温度保持得高于露点温度且低于所述玻璃原料中包含的水合物的脱水开始温度。
本发明的原料供给装置具有与玻璃熔融炉相邻设置的原料罐,并将该原料罐内的玻璃原料向所述玻璃熔融炉的熔融槽投入,其中,
具备将所述原料罐内的温度保持得高于露点温度且低于所述玻璃原料中含有的水合物的脱水开始温度的温度保持单元。
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具有:本发明的原料供给装置;使由该原料供给装置供给来的玻璃原料熔融的玻璃熔融炉;及将由该玻璃熔融炉熔融后的熔融玻璃成形为板状玻璃的成形炉。
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使用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来制造玻璃板。
[发明效果]
能够提供一种可将包含水合物的玻璃原料适当地投入到玻璃熔融炉的熔融槽中的原料供给方法及原料供给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法装置及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原料供给装置10的结构及动作的剖视图,是表示输送盘22位于输送方向上游端的状态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原料供给装置10的结构及动作的剖视图,是表示输送盘22位于输送方向下游端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图2的原料供给装置10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框图,箭头表示玻璃原料、熔融玻璃的流动。图2是用于说明原料供给装置10的结构及动作的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具有将粉末状或粒状的玻璃原料G向玻璃熔融炉11投入的原料供给装置10、使由原料供给装置10供给的玻璃原料G熔融的玻璃熔融炉11、及将在玻璃熔融炉11中熔融的熔融玻璃L成形为板状玻璃的成形炉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6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保护壳
- 下一篇:二极体防卡引值装置提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