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用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7411.1 | 申请日: | 201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英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1/00 | 分类号: | B60C11/00;B60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二轮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为了使机动二轮车转弯,需要向机动二轮车用轮胎施加外倾角(camber angle),借此该轮胎相对于路面倾斜,与此不同的是,诸如乘用车、公共汽车和卡车等所谓的四轮车用轮胎在向轮胎施加偏行角(slip angle)的情况下转弯。因此,在机动二轮车用轮胎中,胎面部的接地区在直行时会不同于在转弯时。
也就是说,在机动二轮车直行时,轮胎胎面部的包括轮胎赤道面的中央区与路面接触,起到将驱动力和制动力传递到路面的作用,而在转弯时,包括胎面接地端的肩侧区与路面接触,起到产生横向力以抵抗施加于机动二轮车的离心力的作用。例如在转弯处的末端等,位于中央区和肩侧区之间的中间区起到将驱动力和制动力传递至路面并且产生抵抗转弯时的离心力的横向力的作用。
因此,如果布置在机动二轮车用轮胎的胎面部的接地区内的胎面胶(tread rubber)由单一种类橡胶构成或者具有单一种类橡胶硬度等,则不能在接地区的各区域内充分发挥上述功能。
例如,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充气轮胎,旨在通过如在沿轮胎子午线方向截取的截面中所观察到的那样将胎面部划分成至少四个胎面区,其中每个胎面区均由与相邻区的橡胶具有不同损耗角正切值的橡胶构成,并且通过将作为胎面区中的包括轮胎赤道面的胎面区的中央区的橡胶的损耗角正切值设定成小于其它胎面区的橡胶的损耗角正切值,来提高尤其是在直行中的高速耐久性。
另外,专利文献2描述了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充气轮胎,旨在通过将中间区的胎面胶的损耗角正切值设定成大于中央区的胎面胶的损耗角正切值并且小于肩侧区的胎面胶的损耗角正切值,来提高直行性能和转弯性能。
然而,在专利文献1和2所描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轮胎中,不仅不足以将驱动力和制动力传递到路面,而且不足以产生抵抗离心力的横向力,这些驱动力、制动力以及横向力对于在转弯时尤其是在转弯处的末端等与路面接触的位于中央区和肩侧区之间的中间区而言是必需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90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195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充气轮胎,特别地当中度的外倾角施加给轮胎时该轮胎保证在接地的中间区产生足够大的横向力,并且增大驱动力和制动力。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轮胎包括:胎面部,该胎面部包括具有一层或多层的层结构的胎面胶;一对侧壁部,其从所述胎面部的相应侧部向轮胎的径向内侧连续地延伸;以及胎圈部,其均与相应的所述侧壁部的径向内侧连接,其中,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包括5个区,该5个区为:包括轮胎赤道面的中央区;均包括胎面接地端的一对肩侧区;以及均位于所述中央区和相应的所述肩侧区之间的一对中间区,并且,布置在所述中间区的整个区域的中间胎面胶中的至少接地表面形成部分的损耗角正切值大于布置在所述中央区的整个区域的中央胎面胶中的至少接地表面形成部分的损耗角正切值,也大于布置在所述肩侧区的整个区域的肩侧胎面胶中的至少接地表面形成部分的损耗角正切值。
这里使用的术语“具有一层或多层的层结构的胎面胶”不仅包括胎面部的由单层构成的胎面胶,还包括由诸如胎冠(cap)和基部结构等多层构成的胎面胶。
这里使用的损耗角正切值(loss tangent)是指根据JIS K7198在温度为60℃,形变幅度(distorted amplitude)为1%以及频率为52Hz的条件下,通过测量动态储能模量E′和动态损耗模量E″,由tanδ=E″/E′得到的值。
在这种轮胎中,优选地,肩侧胎面胶的损耗角正切值大于中央胎面胶的损耗角正切值。
另外,优选地,中间胎面胶的损耗角正切值在0.3到0.7的范围内。
更优选地,中央胎面胶的损耗角正切值在0.2到0.6的范围内,并且优选地,肩侧胎面胶的损耗角正切值在0.25到0.65的范围内。
在沿着轮胎子午线截取的截面图中,优选地,中间胎面胶的外表面的周向长度在整个接地区的周向长度的10%~40%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7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官能性PFPE衍生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不同大小微型镓粒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