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热量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9813.3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6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牟小波;陆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欣力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H01L33/62;H01L33/6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导热量缓冲器,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照明级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高导热量缓冲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备受关注。发光二极管光源已经逐步渗透进更大的照明市场,如室内外照明和汽车光源等。随着发光二极管光源应用范围的拓展,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功率不断提升,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及其封装已经成为光伏产业的焦点领域。随着发光二极管功率提升而来的高发热问题,带来了诸如LED寿命减少、光衰期缩短、故障率升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人们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和散热结构。
但各种结构和装置,对电气线路在高温工作环境下保护不足,彼此间更没有在电气接口上实现统一,不利于产品标准化和模块化,阻碍着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快速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导热量缓冲器。所述高导热量缓冲器作为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件,通过高导热量缓冲器底部镶嵌的电气接线端子,保护了电气线路,实现了电气接口标准化。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导热量缓冲器设计为金属材质中空座体,座体下端留有电气接线端子,座体上表面为凹面。所述高导热量缓冲器内腔与承载发光二极管的金属支架紧密贴合,吸收金属支架的热量,降低封装结构的工作温度。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主要技术效果在于:LED引出的电气线路,被电气接线端子的绝缘体包裹,通过电气接线端子提供的标准接口,与外部电气设备相连。LED的供电线路、驱动线路,都可以集成在电气接线端子中。所述电气接线端子结构简单坚固,安全可靠,集成度高,连接方便,耐高温,防水,实现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外部电气接口标准化。
所述高导热量缓冲器座体造型为为圆台、圆柱体、椭圆柱体或多边形柱体。使用同等重量的相同材质时,上述造型有较大散热面积。
所述高导热量缓冲器座体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热阻较低,能快速传导热量,帮助封装结构散热。
所述高导热量缓冲器内腔为锥形或倒锥形,以增加和金属支架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所述高导热量缓冲器电气接线端子外部接口为蝴蝶状孔,直流供电。
所述高导热量缓冲器上表面为凹面,反射光线和热量。
所述高导热量缓冲器上表面外周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填充硅胶或垫圈后,所述密封槽和其他结构件透镜、卡圈等结合,保护LED芯片,起到抗振、防水、阻燃、耐高温的作用。
所述高导热量缓冲器上表面内周为反光区,反光区经喷砂处理,提高反光率。经实验,所述反光区为弧面,特别是为R角0.1°的弧面时,相同透镜条件下,出射光折射率最大,有效降低出射光散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的构件为:
1、高导热量缓冲器座体;
1-1、高导热量缓冲器上表面;
1-1-1、密封槽;
1-1-2、反光区;
1-2、高导热量缓冲器内腔;
1-3、电气接线端子;
1-4、卡圈固定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实施例1:高导热量缓冲器主体为一圆台状座体1。座体1中空,其中空部分为倒锥形内腔1-2。从座体1底端中心,如图3所示,径向嵌入绝缘体电气接线端子1-3。电气接线端子1-3的底面与座体1底面平齐,电气接线端子1-3在内腔1-2的引出部分有内部接口,电气接线端子1-3在座体1侧面有外部接口。通过提供标准化的电气接线端子1-3,规范LED封装的电气接口标准。此外,电气接线端子1-3有良好的高温绝缘性,足以抵抗大功率LED工作时的高热,保护端子内的电气接线。
实施例2:高导热量缓冲器主体为一圆台状座体1。座体1中空,其中空部分为倒锥形内腔1-2。承载LED的支架处于内腔1-2中,与内腔1-2壁紧密接触,将热量通过腔壁传导到铝合金材质的座体1上,座体1起热量缓冲作用。实验表明,只要支架和内腔1-2的表面足够光滑,无需涂抹硅脂也能取得最佳散热效果。从座体1底端中心,如图3所示,径向嵌入绝缘体电气接线端子1-3。电气接线端子1-3的底面与座体1底面平齐,电气接线端子1-3在内腔1-2的引出部分有内部接口,电气接线端子1-3在座体1侧面有外部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欣力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欣力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9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电池
- 下一篇:薄膜太阳能电池汇流条敷设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