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节能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4910.0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3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祥;陈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建祥;陈江平 |
主分类号: | F02M25/12 | 分类号: | F02M25/12;H02M7/53;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2262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数量与日俱增,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重重压力。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课题。目前汽车的发动机通常以空气作为氧化剂,燃油的实际燃烧效率一般为95%左右,而且随着发动机使用时间的增长燃烧效率会下降;燃油的不完全燃烧会使得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燃油的不完全燃烧还会造成能源浪费,并且在发动机内产生积碳,影响发动机的功率输出。此外,现有发动机的着火延迟期较长,燃烧过程中热量释放不均匀,发动机容易产生爆震,影响其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节能器,该节能器应能有效提高发动机内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爆震现象,而且还具有减少发动机积碳、节约燃油的特点,以达到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汽车发动机节能器,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的进气管道内的臭氧发生片以及对臭氧发生片提供电压的智能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源模块包括控制低压直流通断的开关电路、将低压直流变换成高压交流的逆变升压电路、控制逆变升压电路电压变换的控制电路、检测逆变升压电路输出电压并反馈至控制电路的检测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汽车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以输入低压直流,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逆变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汽车发电机的信号线电连接;逆变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臭氧发生片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之间串联一个光耦以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汽车蓄电池的12V/24V直流输出端电连接;该开关电路包括继电器、用于指示电路工作状态的发光二极管LED、分压电阻R1;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串联在汽车发电机的信号线以及蓄电池的负极之间,继电器的受控端串联在开关电路的正极支路中;所述发光二极管LED与分压电阻R1串联后一起并联在直流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逆变升压电路包括一个双绕组变压器、滤波电容C1、用于吸收变压器的反向脉冲电流的RCD钳位电路;所述滤波电容C1与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并联,该滤波电容C1与正极支路相连的一侧接地,另一侧与双绕组变压器低压侧的1号接线端电连接;该双绕组变压器低压侧的1号接线端和2号接线端之间还并联有所述RCD钳位电路;所述双绕组变压器低压侧的1号接线端与高压侧的8号接线端之间设有一去耦电容CY1,高压侧的5号、6号接线端对臭氧发生片输出3KV的交流电。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以及控制双绕组变压器工作的开关管Q1;控制芯片的VB引脚通过a号线连接至发光二极管LED与继电器之间的负极支路以获得启动信号,GATE引脚通过电阻R4与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IB引脚与开关管Q1的漏极电连接,FB引脚与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后再与光耦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光耦输出端的负极接地,CT引脚串联一频率振荡电容C13后接地,GND引脚直接接地,VCC引脚通过稳压电路、b号线与双绕组变压器的3号接线端连接以获取工作电压;开关管Q1的漏极通过相互并联的限流电阻R5、R5A接地,开关管Q1的源极与所述b号线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精密采样IC、由分压电阻R10、R11、R12、R13、R14、R15依序串联组成的分压支路;分压电阻R10与双绕组变压器的6号接线端连接,分压电阻R15接地;所述精密采样IC的阳极接地;参考端连接在分压电阻R13、R14之间,阴极与光耦(IC2)输入端的负极连接,精密采样IC的阴极和参考端之间并联有由电阻R6和电容C10组成的振荡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整流及滤波电路,该整流及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双绕组变压器的7号、8号接线端,输出端通过限流电阻R16连接至分压电阻R13和电容C10之间,该整流及滤波电路还通过限流电阻R7与光耦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RCD钳位由电阻R9、电容C2并联后再与二极管D1串联组成;R9和C2与双绕组变压器的1号接线端电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双绕组变压器的2号接线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建祥;陈江平,未经陆建祥;陈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4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000mL/r电液伺服控制径向柱塞变量泵
- 下一篇:燃气发动机气轨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