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于制作组装的棘轮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3489.1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7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淑汝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于 制作 组装 棘轮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制作,并可提升组装作业便利性的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中国台湾新型第M286098号「棘轮扳手」专利案,包含有握柄11、驱转件12、掣爪13、套环14、扣环15及拨动件16等,该握柄11于一端的头部111内设有贯孔112及容室113,并于贯孔112的内壁面近顶部凹设有导槽114,于容室113的内壁面则开设有容置孔115供置入弹簧116及顶柱117,另于头部111顶面相对应容室113的位置凹设有承置部118,一外环面具有环齿部121的驱转件12,于内部设有多角形的套孔122,并装配于握柄11的贯孔112内,一具有固定孔131的掣爪13,于相对应驱转件12的一面设有齿部132,并于相对应顶柱117的一面设有两个凹部133,且使其一凹部133受顶柱117弹性顶抵,一外环面凹设有嵌环槽141的套环14,可供装配具开口151的扣环15,一具有头部161及身部162的拨动件16,于头部161相对应套环14的一侧凸设有两端具挡块164的凸垣163,并使凸垣163嵌置于套环14的嵌环槽141内,进而可同步将套环14及拨动件16组装于握柄11上,使套环14利用扣环15卡掣于贯孔112的导槽114而定位,并使拨动件16的身部162插置于掣爪13的固定孔131,而可控制掣爪13的齿部132啮合于驱转件12的环齿部121,进而完成棘轮扳手的组装作业;然而,该棘轮扳手具有如下缺失:
1、由于拨动件16的凸垣163嵌置于套环14的嵌环槽141内,导致扣环15的开口151必须朝向拨动件16,方可于套环14的嵌环槽141内预留空间供拨动件16的凸垣163嵌置,若扣环15装配于套环14内时,未使开口151朝向拨动件16,将发生拨动件16的凸垣163无法嵌置于套环14的嵌环槽141的问题,以致必须调整扣环15的开口方向,造成扣环15不易组装的缺失。
2、该拨动件16必须于头部161凸设有两端具挡块164的凸垣163,并使凸垣163嵌置于套环14的嵌环槽141内,而利用凸垣163沿嵌环槽141位移以带动掣爪13作动,导致拨动件16的整体设计复杂而不易制作,造成增加成本的缺失。
3、由于拨动件16的凸垣163嵌置于套环14的嵌环槽141内,并沿嵌环槽141位移,导致拨动件16的凸垣163厚度尺寸与套环14的嵌环槽141寛度尺寸必须精准制作,若拨动件16的凸垣163厚度尺寸过厚,即无法嵌置于套环14的嵌环槽141内,造成元件制作不易的缺失。
4、由于拨动件16的身部162插置于掣爪13的固定孔131中,导致拨动件16的凸垣163必须先嵌置于套环14的嵌环槽141内,再将拨动件16与套环14同步组装,方可使拨动件16的身部162插置于掣爪13的固定孔131中,于组装套环14及拨动件16时,亦必须压掣扣环15以防脱落,造成组装不易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之一,提供一种易于制作组装的棘轮扳手,其是于一扳手本体的头部设有两个相通的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供分别装配具工具端的棘轮头及卡掣块,并于卡掣块的上方连结一控向件,另于第一容置槽内设有一以C型扣卡掣定位的套环,其中,该套环于相对应控向件的一侧设有具有导移面的凸部,并于外环面凹设有一两端具挡面的嵌槽;由此,套环将扳手本体头部内的棘轮头及卡掣块定位后,可直接以导移面导引控向件作水平滑移,毋须另外于控向件上制作一两端具挡块的凸垣,达到易于制作的实用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之二,提供一种易于制作组装的棘轮扳手,该套环于外环面凹设有一两端具有挡面的嵌槽,而可利用嵌槽限位C型扣转动,毋须调整C型扣的开口方向,以便利装配C型扣,达到提升组装便利性的实用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之三,提供一种易于制作组装的棘轮扳手,该套环的导移面可为平面,以供控向件沿导移面作水平滑移,毋须精准制作控向件的厚度与套环的嵌槽宽度,达到易于制作的实用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之四,提供一种易于制作组装的棘轮扳手,该套环于相对应控向件的一侧成型有导移面,并使控向件可沿导移面作水平滑移,毋须将套环与控向件相互嵌置且同步装配,使得控向件与套环可各别组装,达到提升组装作业便利性的实用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淑汝,未经陈淑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