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器及其结构设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38804.1 | 申请日: | 2010-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1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毛守博;徐峰;赵雷;祝建军;宋强;郑修新;尹鹏;靳文超;张永秀;尹叶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F9/24;F28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及其 结构设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冷凝器,特别地,该冷凝器可用于磁悬浮中央空调系统中。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中,从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被冷凝器冷凝为液体,之后该液体冷媒经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等对室内进行制冷。若使冷凝器得到的制冷剂冷凝液在节流前继续定压放热,从而降低温度变成过冷液体,可以减少节流过程中产生的闪蒸气体量,从而减少节流损失,提高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兼由冷凝器来实现对冷凝液的过冷,例如图8所示的一种现有技术的冷凝器100,该冷凝器100具有作为冷凝器外壳的筒体101,筒体101横向放置,在筒体101内设置冷凝管102,这些冷凝管102内部有冷却水流动。在位于这些冷凝管102的上方与下方的筒体101的筒壁上分别设有用于使冷媒进出的入口与出口(未示出),冷媒(气态)从上方的入口进入冷凝器内,经由冷凝管102的外侧流向出口,通过与流动在冷凝管102内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从而被冷却。对于这些冷凝管102而言,上部分的冷凝管102用于对冷媒进行冷凝,下部分的冷凝管102进行过冷。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冷凝器100中,高温气态的冷媒从上方的冷媒入口进入,被上部分的冷凝管102冷却,此时,由于气态冷媒不会瞬间全部地被冷却而变为液态,所以在大致处于中间部分的冷凝管102处冷媒呈气液共存状态,或者说,在此处的液态冷媒中有气泡,该气泡的存在降低了冷媒与冷却水之间的换热效率,从而,为了得到具有满足要求的过冷度的冷媒,就需要设置较多数量的冷凝管102,这样就增加了冷凝器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以提高冷凝器中冷媒的换热效率,降低所需的配管的数量,节省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调系统的冷凝器的结构形成为,该冷凝器具有外壳,在该外壳上设置有供冷媒进出的进口和出口。在外壳内还具有隔板,该隔板位于进口和出口之间,将外壳的内部分隔为冷凝腔与过冷腔,在冷凝腔与过冷腔内分别设置有冷凝管与过冷管。在隔板与外壳之间形成供冷媒从冷凝腔流向过冷腔的通道。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冷凝器,气态的冷媒从入口流入壳体的冷凝腔内,在冷凝腔内被冷凝管冷却,由于冷媒不会瞬间全部地被冷凝为液态,在冷凝腔内存在气液共存区,在气液共存区有气泡存在,然而,这些气泡被隔板所阻挡,使得只有被冷凝为液态的冷媒经由挡板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通道进入过冷腔在其中进行过冷,冷媒的冷凝与过冷分开进行,所以,可提高冷媒被冷却的效率,减少为了获得所需过冷度而设置的冷凝管与过冷管的数量,节省了冷凝器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过冷腔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多个折流板相对于隔板垂直或倾斜地设置,相隔一定的距离且错开排列,由多个折流板的侧表面形成供冷媒流动的通路。
由于设置由多个折流板,由折流板形成供冷媒流动的通路,使得冷媒在过冷腔内沿此通路流动,与过冷管充分地接触,提高了冷媒与过冷管的换热效率,即,提高了冷媒的过冷效率,进一步减少为了获得所需过冷度而设置的冷凝管与过冷管的数量,节省了冷凝器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优选,折流板的一部分边缘位于通路中,另一部分边缘分别与外壳的内壁面以及隔板相接。
由于折流板的一部分边缘与外壳的内壁面以及隔板相接,所以该折流板的一部分边缘与外壳的内壁面之间以及与隔板隔板之间不允许冷媒流过,从而使得更多的冷媒经由折流板所形成的冷媒通路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冷媒与过冷管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优选,折流板上形成有通孔,过冷管穿过该通孔以对折流板进行支承。
由过冷管对折流板进行支承,限定了该折流板在过冷管径向上的位置,从而用过冷管简单地实现了对折流板的一个方向上的位置限定。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隔板为长方板状,其宽度方向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其长度方向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供冷媒流动的通路,所述多个折流板沿着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且在所述隔板的宽度方向上相错开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优选,冷凝器的壳体为圆筒状,折流板由一弓形板去掉一侧尖端部分而形成,所述弓形板的圆弧直径与所述圆筒状壳体的内径相同,所述折流板的由弓形板的弦所形成的边缘与所述隔板接触,所述折流板的由弓形板的圆弧所形成的边缘与所述圆筒状外壳的内侧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8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