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指纹识别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1750.3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匡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指纹识别 防盗 功能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指纹识别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户常常将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资料保存在手机内,尤其是商务型手机,由于具有较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往往存储有重要的商务信息和资料。这种手机如果被盗,如他人读取了这些信息和资料,将会给机主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一般会采用设置开机密码的技术来防止他人进入手机操作界面。当移动终端设置了开机密码后,用户必须牢记该密码,每次开机时均要输入正确的密码才可以使用自己的移动终端,给机主自己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一旦用户忘记该密码,就无法使用该移动终端。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一种安装了指纹识别芯片的移动终端。但是由于这种芯片占用一定的空间,不但会造成移动终端体积增大,不符合轻薄型移动终端的市场需求,还会使主板上元器件过于密集,增加电路设计难度;另外,由于该指纹识别芯片价格较高,从而造成移动终端产品成本提高,造成了移动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成本且节省空间的具有指纹识别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指纹识别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主板,设置在主板上的微处理控制器(1),电源管理单元(2)和存储单元(3);所述电源管理单元(2)和存储单元(3)均设置在主板上且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电路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指纹采集单元(4),所述指纹采集单元(4)设置在主板上且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电路连接。
所述指纹采集单元(4)包括复数个并联的采集电路(40),每个所述采集电路(40)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电路连接。所述采集电路(40)包括电容传感器(400),第一采样保持电路(401)、第二采样保持电路(402)、电压比较电路(403)及模数转换电路(404),所述第一采样保持电路(401)及第二采样保持电路(402)的输人端均与所述电容传感器(400)的输出端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采样保持电路(401)及第二采样保持电路(402)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40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403)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40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模数转换电路(404)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指纹识别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记忆密码只要手指在壳体侧面的绝缘层上进行按压,就可轻松进行认证;而对于非机主人员,将无法进入已经设定了指纹识别的功能界面,有效保护了机主保存在该移动终端内的资料,防止给机主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另外,本该移动终端在原有元器件的基础上只增加了一个指纹采集单元,即可完成指纹识别的功能,无需另外设置包含了图像处理单元,存储模块等复杂结构的指纹识别芯片,充分利用了移动终端的原有资源,节省了主板空间,符合移动终端轻薄型的要求,降低产品成本,使该种移动终端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指纹采集单元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采集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指纹识别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主板,设置在主板上的微处理控制器1,电源管理单元2和存储单元3;所述电源管理单元2和存储单元3均设置在主板上且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电路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指纹采集单元4,所述指纹采集单元4设置在主板上且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电路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指纹采集单元4包括复数个并联的采集电路40,每个所述采集电路40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1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高压燃料泵的方法
- 下一篇:直接汽提旋风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