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鼓式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6896.1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7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欧方缘;史艺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方缘 |
主分类号: | F16D65/00 | 分类号: | F16D65/00;F16J15/00;B60T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鼓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良好的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行驶的重要保证。车桥是汽车底盘的关键部件,也是车辆制动过程中的执行元件,因此车桥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制动元件要严格控制,制动力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并对制动性能做全方位的实验验证。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涌现出众多乘用车系列,尤其以SUV、轻型载货汽车较为突出,通过对终端市场调研,大约10%的乘用车存在制动系统问题,其中制动跑偏问题约占60%,已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制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优化,以提升汽车质量,确保车辆行驶安全。所谓汽车制动跑偏,就是汽车制动时,车辆不按直线减速行驶,而是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影响制动跑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制动系统故障是主要因素,而制动系统的末端就是车桥的制动器部分。车辆制动时,左右车轮的制动器会产生与行车方向相反的力实现减速或停车,这个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力称为制动力。左右两边的制动力不均衡,车辆就会向制动力大的一侧偏驶,造成制动跑偏。明白了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在设计过程中就能有针对性地控制车桥的零部件,使车桥质量大幅度提升,更重要的是减少车辆制动跑偏故障,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造成汽车跑偏的原因很多,其中鼓式制动器中分泵的活塞锈蚀卡死是较为常见的一点。现有技术中,制动器底盘的边缘处及其侧壁构成凹槽,制动器底盘就套在制动鼓端口处的侧壁上且制动鼓的侧壁就插在制动器底盘上的凹槽内,制动器底盘侧壁的外侧设有挡环,挡环与制动鼓为一体,制动器底盘上还设有防尘罩,防尘罩套在挡环的外侧,这样就增加了多层防尘结构,起到了防尘、不易进水的效果,但是在制动鼓与制动器底盘的连接处以及在防尘罩与制动鼓的连接处仍然存在缝隙,密封效果仍然不理想,在雨天或泥水路上行驶时,分泵仍然有机会进水,分泵进水后泵体就可能锈蚀,活塞会卡死,不能正常工作,车辆制动时该侧的制动失灵,两侧制动力相差悬殊,造成制动跑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效果更好、分泵更加不容易进水的鼓式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鼓式制动器,它包括制动鼓内的分泵以及制动器底盘,制动器底盘的边缘处及其侧壁构成凹槽,所述的制动器底盘通过该凹槽套在制动鼓端口处的侧壁上,所述的制动器底盘侧壁的外侧设有挡环,所述的挡环与制动鼓为一体,所述的制动器底盘上设有防尘罩,所述的防尘罩套在挡环的外侧,所述防尘罩与制动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制动鼓与制动器底盘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在防尘罩与制动鼓的连接处的第一密封圈和制动鼓与制动器底盘的连接处的第二密封圈,使防尘罩与制动鼓之间及制动鼓与制动器底盘之间毫无缝隙,可以明显增强防尘区的防尘效果,在雨天或泥水路上行驶时,分泵不容易进水,可有效的避免制动鼓中分泵的活塞锈蚀卡死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鼓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鼓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制动鼓;1.1、挡环;2、分泵;3、制动器底盘;3.1、制动器底盘的侧壁;3.2、凹槽;4、防尘罩,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对比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鼓式制动器,它包括制动鼓1内的分泵2以及制动器底盘3,制动器底盘3的边缘处及其侧壁3.1构成凹槽3.2,所述的制动器底盘3通过该凹槽3.2套在制动鼓1端口处的侧壁上,所述的制动器底盘侧壁3.1的外侧设有挡环1.1,所述的挡环1.1与制动鼓1为一体,制动器底盘3上还设有防尘罩4,所述的防尘罩4套在挡环1.1的外侧,所述防尘罩4与制动鼓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所述制动鼓1与制动器底盘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
所述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均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方缘,未经欧方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